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2023年4月17日下午,华谊集团中央研究院、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学术交流会,邀请了沙特国王科技大学(KAUST)副校长、催化中心教授Kuo-Wei Huang作题为“面向未来的新能源”的专题报告。化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商照聪,华谊集团科技部总经理罗勇,上海市催化新材料产业联盟相关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化工院总工程师、副院长许保云主持,专题报告内容精彩,信息量大,尤其对甲酸在“双碳”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以及对未来能源的发展作了详细说明,还与在座相关专家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补充。本次会议是催化联盟今年开展的首次活动,吸引了100余位催化相关技术人员参与聆听。
发布时间: 2023 - 04 - 18
浏览次数:29
2023年4月17日下午,华谊集团中央研究院、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学术交流会,邀请了沙特国王科技大学(KAUST)副校长、催化中心教授Kuo-Wei Huang作题为“面向未来的新能源”的专题报告。化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商照聪,华谊集团科技部总经理罗勇,上海市催化新材料产业联盟相关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化工院总工程师、副院长许保云主持,专题报告内容精彩,信息量大,尤其对甲酸在“双碳”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以及对未来能源的发展作了详细说明,还与在座相关专家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补充。本次会议是催化联盟今年开展的首次活动,吸引了100余位催化相关技术人员参与聆听。
发布时间: 2023 - 04 - 18
浏览次数:27
来源:中科院金属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因其宽电化学窗口、良好的室温电导率和不错的可变形性,展现出比氧化物/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更好的高电压氧化物正极适配性。然而,目前报道的大多数金属卤化物固态电解质采用高电位的锂铟合金,限制了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开发。同时,传统的金属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晶格中氯离子是六方或立方紧密堆积,其空间体积较小,对锂离子的传导有一定限制。因此,开发对锂金属负极稳定的新型快离子导体框架结构是发展高比能全固态锂金属电池面临的关键挑战。研究人员发现,镧系金属卤化物晶格中氯离子呈非紧密堆积形式,天然存在丰富的一维大尺寸孔道,适合锂离子的高速传输,并可通过镧空位形成连续的三维传导。研究人员选择高价离子掺杂策略来制造镧空位,得益于大尺寸高速离子通道和相邻通道间超强的交换作用,优化的金属卤化物固态电解质表现出高室温离子电导率和低活化能,优于传统氧化物和最近报道的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可与部分硫化物电解质相媲美。基于此,研究人员组装的全固态锂金属原型电池无须负极垫层和正极包覆等额外的常用界面稳定手段,即可实现室温下百圈以上的循环。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镧系金属卤化物可容纳大量异种非镧系金属元素,且在此状态下仍能保持快离子传输的晶型结构特征。这一性质赋予了镧系金属卤化物框架极强的可拓展性。未来通过合理的元素设计,镧系金属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有望具备实现更高界面稳定性、更快离子传导和更廉价原...
发布时间: 2023 - 04 - 18
浏览次数:21
传统光热疗法(PTT)要在复杂的肿瘤微环境(TME)中实现肿瘤的有效热消融,需要需要将肿瘤温度严格升高超过其耐受阈值(50 °C)。然而,过度热疗引起的热扩散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健康组织造成炎症和热损伤。为了克服这一致命弱点,低温PTT将此温度通常控制在45 ℃以下。然而,一旦出现高于体温5 ℃的热疗条件,癌细胞会异常地过度表达热休克蛋白(HSPs),促进细胞内蛋白质重折叠并进一步加剧其自我保护的耐热性,这极大地损害了治疗效果。为此,哈尔滨工程大学杨飘萍团队报道了一种线粒体靶向的AFCT纳米酶,用(4-羧丁基)三苯基溴化膦(TPP)分子修饰空心介孔Fe掺杂的CeO2(简称为Fe-CeOv)纳米酶,然后担载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一种POD底物),具有TME激活的协同凋亡/铁蛋白诱导能力。通过过渡金属对二氧化铈纳米酶的结构和酶活性的有效调控,一种“ETC干扰和协同辅助治疗”的策略被引入到通过缺陷工程构建的具有多酶活性(类SOD酶、类POD酶和类NADH POD酶)以放大TME特异性激活的的温和PTT抗肿瘤性能。根据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验证了其卓越的酶活性源于关键酶活性中心的协同机制,即Fe、Ov和Ce活性位点。在TME的双重刺激(H2O2和弱酸性)时,AFCT纳米酶的类POD酶活性的能够催化类SOD酶活性生成的H2O2产生剧...
发布时间: 2023 - 04 - 18
浏览次数:36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