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导读:根据国务院的要求,未来几年内,将强制性节能标准实施情况纳入包括稀土产业在内的各个产业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相信通过这些举措,将为稀土行业能效提高和转型升级起到促进作用。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托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对北方稀土集团承担的稀土冶炼节能标准化示范项目进行了评估验收。评估验收组认为,试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了机构健全、保障有力、直传到位、实施有效,达到了《国家节能标准化示范创建项目评估方案》的要求,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北方稀土能顺利通过验收,与其坚持不懈抓好冶炼节能标准化工作密不可分。近年来,北方稀土从生产工艺、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推进项目实施,形成了公司、部门、生产厂、车间四级节能标准化管理网络。随着能源管理水平持续提升,北方稀土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逐年降低,各种绿色发展成果层出不穷,稀土焙烧窑天然气单耗降低9.38%、灼烧窑天然气单耗降低16.37%。北方稀土的经验值得其他稀土行业企业学习借鉴。稀土产业作为重点用能产业之一,需要制订稀土冶炼节能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优化完善节能标准体系结构,加快推进稀土冶炼生产能耗限额、碳排放核算、电能替代技术、能效提升及清洁能源替代等标准体系结构,引领和服务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节能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提出,2020年,建成指标先进、符合国情的节能标...
发布时间: 2022 - 06 - 22
浏览次数:15
来源:北方稀土6月13日,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爽带队调研北方稀土科技创新工作,包头市科技局领导,包钢(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孙国龙,包钢(集团)公司董事李晓,包钢(集团)公司、北方稀土及稀土院相关领导陪同调研。调研组一行参观了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各专业实验室及中试线,在物理检测分析室,刘爽详细询问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分析仪器使用、检测能力等情况。随后调研组参观了发光材料、催化材料、磁制冷材料、PVC助剂等专业实验室,详细了解镁铝轻合金、稀土永磁材料、PVC助剂等中试线运行,新产品转化及科研人员激励办法等事项。孙国龙详细介绍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国家重大专项情况,“十四五”国家重点专项“白云鄂博稀土多金属矿绿色高效开发利用集成示范”进度情况,李献华院士工作站建设以及“白云鄂博超大型REE-Nb矿床的时空演化和资源量”集成项目立项进度情况。希望自治区科技厅大力支持包钢(集团)公司及北方稀土科技创新工作,强化对创新发展的政策引导与精准支持,加大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营造良好创新政策环境,驱动企业创新发展,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刘爽表示,自治区科技厅将以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为统领,以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对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人才团队及国家重大项目上给予大力...
发布时间: 2022 - 06 - 22
浏览次数:17
来源:OFweek激光网在日益严苛的激光技术应用背景下,超快激光器必须变得更小、更坚固,才能匹配应用于太空的新一代定位、导航、定时(PNT)系统。然而,这些系统之前往往是一个完整的光学平台,占据了不小的空间——而这对于追求轻量化、小体积的太空部件制造而言,显然成为了一大弊端。不过,最近苏格兰赫瑞瓦特大学(Heriot-Watt University)光子与量子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Hanna Ostapenko和他的同事们已经看到了一个新的希望,他们可以利用现代键合平台将整个飞秒激光器缩小到手掌大小的样式。据悉,该研究团队通过将腔组件直接粘接到铝基板上,带来了一种新的制造设计方案,从而离他们的目标更近了一步。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小型的、空间体积占比合理的克尔透镜模型锁定激光器(Kerr-lens modelocked laser)。在近期的2022年美国激光与光电子学展览会(CLEO)上,Hanna Ostapenko展示了她牵头研发的紧凑型超快激光器新成果,未来这些激光器的体积将会变得足够小,可以简易轻松地安装嵌入于绕地人造卫星的PNT系统上。据介绍,该团队构建了1.5 ghz和2.85 ghz的克尔透镜模型锁定掺镱钇(Yb:Y2O3)环形激光器,该激光器配置了常见的透镜、反射镜和增益晶体等常见组件,可以直接从腔产生飞秒脉冲。具体来看,他们此次带来的创新主要基于一种特殊的粘合方法,其...
发布时间: 2022 - 06 - 21
浏览次数:19
来源:新浪科技  一架飞机冲向蓝天,离不开“脚”上一双能够在高载荷、高温、高冲击条件下正常工作的“鞋子”,这双“鞋子”就是航空轮胎。由于其制造技术壁垒极高,航空轮胎一向被视为轮胎制造行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全球轮胎的产销大国,我国航空轮胎却大多依靠进口。材料,是制约我国高端航空轮胎发展的第一步。日前,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仿生合成橡胶作为重大创新成果位列其中,而该技术的攻关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春应化所)牵头负责。记者了解到,凭借深厚技术积累,长春应化所通过多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目前已实现仿生合成橡胶航空轮胎全流程技术链条贯通。“我所通过模仿高标号天然橡胶的精细结构,对合成橡胶分子进行端基改性和仿生枝接,攻克其连续聚合工艺,建成了千吨级中试装置,并成功实现开车;建立了数字科学替代传统经验试错的部位胶配方开发范式,成功开发出11组航空轮胎部位材料配方。”长春应化所一位技术负责人介绍说。航空轮胎之难,还难在设计上,这就需要工业软件来帮忙。航空轮胎需要对高承载、高冲击、低生热、高耐磨等多个矛盾性参数进行综合设计,充分平衡它们之间的性能关系,实现高可靠要求。长春应化所基于等几何原理的底层算法求解策略,开发出完全自主的数字轮胎工业软件,同步实现轮胎结构设计与性能预测,加速了产品制造的迭代进程,形成多个规格型号的航空轮胎产品的...
发布时间: 2022 - 06 - 20
浏览次数:15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