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近日,上海市总工会召开“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2024年上海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动员会,上海市教委、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国资委等部门相关领导出席会议。此次大会对荣获第三届“上海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奖”等项目颁奖。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新材料中试研发中心陈俊锋等人完成的“超快掺钇氟化钡闪烁晶体研制及关键领域探测应用”项目荣获三等奖(证书号:2024-S001)。高能物理前沿大科学工程、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高端诊疗和核分析仪器等领域,迫切需要超快无机闪烁体以实现高重复频率(~GHz)、高空间分辨(~亚毫米)、高时间分辨(~1-100皮秒)的超快探测。氟化钡(BaF2)晶体是一种最为经典且具有代表性的交叉发光超快衰减无机闪烁体,尽管其亚纳秒超快闪烁发光在1983年已被发现,但遗憾地是该材料还存在引起信号堆积和失真现象的慢闪烁发光(~630ns,4-5倍于快发光),抑制慢成分一直是该超快闪烁体走向应用的主要瓶颈。自1989年起30余年,通过掺杂抑制慢成分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持续关注,提出了20余种抑制慢成分掺杂方案,但未能得到实际应用。陈俊锋等人提出了抑制BaF2晶体慢闪烁发光的钇掺杂新策略,在国际上率先报道了BaF2单晶中钇掺杂的慢闪烁成分抑制特性(IEEE Trans.Nucl. Sci. 2018, 65 (8): 2147-2151),...
发布时间:
2024
-
05
-
10
浏览次数:81
摩擦/力致发光材料能将机械力学信号直接转化成光信号,在结构健康监测、生物力学传感、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现有摩擦/力致发光材料普遍存在难以自恢复、重复性差以及易受环境干扰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润滑材料重点实验室王赵锋研究员团队长期从事摩擦/力致发光机理、性能调控及器件研究。此前,研究人员针对普遍存在的非陷阱、非压电型摩擦/力致发光,提出了界面摩擦电场诱导电子轰击发光模型(Nano Energy, 2022, 96, 107075),基于该模型,进一步发展出多种无需预充能的自恢复摩擦/力致发光材料(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3, 456, 141122; 2023, 474, 145542; Materials Today Chemistry, 2024, 36, 101917),并且创制出一种可由机械力学充能的长寿命摩擦/力致发光材料(Advanced Science, 2022, 2203249)。最近,该团队发展出了一种基于界面摩擦电场诱导电子轰击发光模型的稀土掺杂磷酸盐基摩擦/力致发光复合材料(Ca6BaP4O17:Ce3+/PDMS,图1)。无需预充能,该材料在机械力学的刺激下可直接展现出明亮的蓝色摩擦/力致发光。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通知全文...
发布时间:
2024
-
05
-
09
浏览次数: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