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来源:X-MOL电解水制氢技术具有经济、清洁、环境友好等重要优势,是未来能源转化与供应的重要途径。作为电化学水分解的重要半反应,阴极析氢反应(HER)已成为制备绿氢的重要方法。目前开发一种能够在整个pH范围内高效稳定工作以适应质子浓度变化的催化剂是目前科学界的研究重点。尽管铂基催化剂被认为是最理想的HER催化剂,然而由于铂的耐用性差、稀缺性和成本高,严重阻碍了其在电化学反应中的大规模应用。只有通过合理设计提高铂基催化剂的利用效率与稳定性才能够突破目前HER催化剂设计的瓶颈。最近的研究表明,优化负载材料的组分可以有效提高铂基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高熵合金(HEA)通常含有五种以上元素,其组成和结构多样性能够对催化剂表面进行定向调控从而实现高效的电化学转化。近年来,高熵金属氧化物(HEO)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电催化材料。然而,目前高熵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电催化领域仍面临各种挑战,包括对构型熵和复杂反应机理仍然知之甚少,并且这类材料在酸性环境中容易遭受腐蚀。其中稀土氧化物被广泛用作催化载体,但通过结合金属-载体相互作用、高熵效应和缺陷等多重因素提高催化界面活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香港理工大学黄勃龙教授(点击查看介绍)与南开大学杜亚平教授(点击查看介绍)团队通过合作首次通过溶剂还原辅助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丰富缺陷的稀土高熵氧化物,并将其用作载体负载铂纳米颗粒,适用于...
发布时间: 2024 - 04 - 09
浏览次数:80
4月5日,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功能材料课题组在Science(《科学》)上发表了题为“Single body-coupled fiber enables chipless textile electronic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基于“人体耦合”的能量交互机制,并成功研发出集无线能量采集、信息感知与传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智能纤维,由其编织制成的智能纺织品无需依赖芯片和电池便可实现发光显示、触控等人机交互功能,这一突破性成果为人与环境的智能交互开辟了新可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通知全文↓↓↓↓↓↓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 2024 - 04 - 09
浏览次数:147
来源:自然资源部据MiningWeekly报道,来自英国的稀土开发商彭萨纳公司(Pensana)宣布,其在安哥拉苏利马西(Sulima West)项目发现在面积为6公顷的红土中有稀土矿化,总稀土氧化物(TREO)品位2%-3%。这些分析结果来自去年底在苏利马西三个探槽和9个露坑的采样。苏利马西稀土矿位于该公司隆贡若(Longonjo)稀土项目以北75公里,验证工作计划目的是对隆贡若加工的矿石进行可行性试验。对以前的三个探槽进行的采样显示,在206米的范围内TREO品位为1.8%。其中,2号探槽见矿32米,TREO品位2.3%;3号探槽见矿28米,TREO品位2.3%;4号探槽见矿54米,TREO品位2.2%。彭萨纳公司称,6公顷范围内的所有露坑3%以上的土壤异常TREO品位为2.1%,所有露坑矿体都未控制。其中,第14号露坑见矿4米,TREO品位3%;第15号露坑见矿4米,TREO品位2.8%。彭萨纳公司勘探经理格兰特·海伍德(Grant Hayward)解释说,“探槽采样证实了目前对苏利马西稀土矿品位和侧向延伸的认识,露坑显示矿化深度超过5米”。他补充说,如果目前苏利马西稀土矿的选冶试验结果良好,那么就可以采用钻探对矿体的品位和深部延伸进行验证。海伍德称,“采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仪加快了进度,使得不再需要等待实验室分析结果才能进行勘探,这增进了我们的认识,从而缩短了发现新...
发布时间: 2024 - 04 - 09
浏览次数:77
来源:闽都创新实验室近红外发光(NIR,700-2500 nm)微二极管(micro-LED)在生物传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遥感和光通讯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传统近红外荧光粉存在颗粒尺寸大、发光效率低、发光稳定性差或含重金属有毒元素(Cd2+和Pb2+)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在micro-LED领域的应用。因此,发展一类无毒高效的近红外纳米荧光粉具有重大意义。近期,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闽都创新实验室的陈学元团队涂大涛研究员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等项目支持下,成功研发出CuInSe2:Zn2+(CISe:Zn2+)基高效近红外量子点荧光粉,并首次将其应用于micro-LED(图1)。研究团队通过精准设计CISe: Zn2+纳米晶中的Cu/In和Zn/In组分比,实现了发射峰从750 nm至1150 nm的宽范围调控;包覆ZnSe壳层后,材料的稳定性和发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近红外绝对量子产率高达92.8%。基于此,团队制备了光转换mini-LED,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实现了量子点在封装胶中的均匀分散,有效避免了聚集荧光猝灭问题,近红外辐照通量高达88.7mW@350mA,为目前已报道无毒近红外量子点光转换LED的最高值。同时,器件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双85老化(85 ℃和85%的湿度)72小时后,可维持94.5%的发光效率;25-1...
发布时间: 2024 - 04 - 08
浏览次数:95
3432页次85/858首页上一页...  80818283848586878889...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