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郑州大学物理学院近日,我院先进光电材料与器件物理课题组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Near-Infrared Light Emitting Metal Halides: Materials, Mechanisms, and Applications”的综述文章。论文第一作者为我院刘莹研究员,通讯作者为我院史志锋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夏志国教授和意大利技术研究所Liberato Manna教授。郑州大学物理学院为论文第一单位。近红外发光材料在食品检测、农业生产、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目前常见近红外光源主要是III-V族无机半导体的外延异质结构,很难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集成,且制备工艺复杂。近年来,金属卤化物材料因其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溶液可加工、光谱可调范围广、易于进行CMOS集成而在光电器件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是新兴近红外发光材料的理想选择。近两年,近红外发光的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外量子效率达到20%以上,并显示出超过10000小时的器件稳定性,进一步展现出近红外发光金属卤化物良好的应用前景,激发了科研人员对于近红外金属卤化物的探索。鉴于此,研究人员从近红外发射机理出发,对不同类型的近红外发光金属卤化物进行了归类和整理,包括铅/锡基溴/碘化物钙钛矿、稀土离子掺杂金属卤化物、双钙钛矿、低维杂化金属卤化物和Bi3+/Sb3...
发布时间:
2024
-
03
-
26
浏览次数:6
来源: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本网讯(物理与材料学院)近日,我校物理与材料学院陈伟凡教授、刘越副教授团队围绕自主研发的高近红外吸收铯钨青铜纳米材料,在太阳能热调控及其应用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其不仅实现了光热界面蒸发器的水热传输平衡与能量利用最大化,为能质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了新途径,还设计了一款全天候、高性能的可穿戴式太阳能热发电装置,提出了全新的可穿戴自供能策略。相关研究成果连续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5.1)上,其中第一篇成果以南昌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第二篇成果南昌大学与苏州大学为共同通讯单位和共同第一作者。该团队基于江西丰富的钨与稀土资源基础,专注于光功能材料与涂层的控制制备及其在节能环保领域应用的创新研究工作。2023年以来,该团队连续在化学、材料和能源领域的权威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Small, Small Methods, Applied Energy上发表有关玻璃隔热自清洁、热致相变、光热界面水蒸发、近红外反射、光催化等材料领域的高水平论文,在光调控、光热材料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特别是在节能玻璃用隔热防晒纳米功能材料与涂层方面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广泛应用于绿色建筑门窗、幕墙和既有建筑门窗玻璃的节能改造,为江西钨与稀土资源的高...
发布时间:
2024
-
03
-
25
浏览次数:100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La基钙钛矿拥有优异的吸光性能,但是价带光催化氧化电势的不足使得许多化学键难以断裂,限制了其在光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基于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宋茂勇研究团队开展了热活化触发La2CoxMn2-xO6钙钛矿光催化活性的研究。研究发现,利用加热能够活化降低甲苯的苄基C-H解离能,解决了光激发La2CoxMn2-xO6钙钛矿产生的h+氧化电势不足难题,从而触发光催化选择氧化甲苯苄基C-H反应。其中,光学性质最佳的La2Co1.5Mn0.5O6钙钛矿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对甲苯的转化率达到22866.67 mmol·gcat-1·h-1,获得的高附加值产物产率达到550.00 mmol·gcat-1,这是目前所有报道中的最大值。此外,这种“热活化,光断键”模式同样适用于光催化还原CO2反应。通过加热活化水的H-O,同时光激发La2Co1.5Mn0.5O6产生h+成功断裂H-O提供H+,触发光催化还原CO2反应,生成单一产物CH4。这种热活化触发光催化的方式,不仅解决了光催化中价带氧化电势不足的难题,实现性能上从无到有的突破,也为开发更多光学性质优异的催化剂和丰富光热协同催化理论提供了新的途径。图1 热活化触发光催化氧化甲苯苄基C-H和还原CO2的机制示意图。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Proceedings of...
发布时间:
2024
-
03
-
25
浏览次数:96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通讯员 周兴)2月26日,《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期刊在线刊发了我校材料学院、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翟天佑教授和周兴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二维稀土Er2O2S中的室温磁致圆偏振荧光”(Room-Temperature Magnetic-Induced Circularly Polarized Photolu-minescence in Two-Dimensional Er2O2S)。具有自旋极化的二维材料在实现下一代自旋电子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当热能远高于塞曼分裂能时,自旋极化会因热波动而迅速随机化,这导致大多数报道的二维材料只能在极低的温度(稀土材料的自旋特性出发,采用Sn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了二维稀土Er2O2S,并发现二维稀土 Er2O2S具有室温本征磁致圆偏振荧光现象。这意味着二维稀土 Er2O2S具有室温自旋极化特性。该研究对推进二维材料在自旋电子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得益于稀土离子Er3+本身丰富的能级结构,二维Er2O2S呈现出有趣的光致发光现象:在532nm激发下,纳米片具有窄而强的发射峰。在磁场下,二维Er2O2S呈现出磁致圆偏振荧光现象。磁场越大,该现象越明显,其geff因子越大。随着温度从10K上升到室温,二维Er2O2S的磁致圆偏振荧光现象可以一直保持。温度依赖拉曼...
发布时间:
2024
-
03
-
22
浏览次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