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传统荧光成像主要采用400~950 nm波段,但其生物组织穿透深度低、背景信号高和空间分辨率低等缺点严重限制了其在生物活体成像的应用。近年来,利用近红外二区波段(1000~1700 nm)的荧光成像技术凭借强组织穿透力、高信噪比以及低生物组织自发荧光等特性,大大改善了荧光活体成像能力,受到广泛关注并飞速发展,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构建具有低成本、高效NIR-II发射并能实现无创、高灵敏和高时空分辨率生物成像的发光纳米探针具有极高的生物医学价值,是值得基础科研工作者攻坚克难的研究课题。基于此,王芳教授课题组青年教师李小龙,利用传统水热法成功构建了尺寸可控和NIR-IIb发射(1525 nm)增强的单分散CeF3:Yb/Er纳米探针,并将其应用于NIR-IIb光学引导的高质量、高分辨率小鼠脑部、肿瘤和全身血管成像,揭示了活体中血管的生成及分布趋势。与传统Yb/ Er掺杂的NaYF4机制相比,该探针巧妙利用了Ce3+和Er3+之间的高效交叉弛豫,节约成本的同时使NIR-IIb的发射增强了约1.46倍,进一步实现了NIR-IIb光学引导微小血管(47.6 μm)的检测。该研究进扩展了稀土纳米材料在近红外二区生物成像的应用,对实现早期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
发布时间:
2024
-
08
-
08
浏览次数:3
来源: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24年7月24日,PRL报道了理论与与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彬课题组的理论研究工作,该研究是关于在基于多铁铁酸铋的亚铁电结构中实现超低功耗电控磁及其物理机制,题目为“Electric Control of Magnetism in Multiferroic Rare-Earth-Substituted BiFeO3 with Ferrielectricity”。物理学院硕士生徐世纪为论文第一作者,许彬教授为通讯作者,物理学院博士生王鑫和美国阿肯色大学Laurent Bellaiche教授也参与了工作。多铁材料中的电控磁特性近年来获得广泛关注,特别是基于BiFeO3的室温多铁材料,目前最有希望应用于超低功耗存储和逻辑器件。然而,制约BiFeO3应用的两个重要原因是其具有较大的自发极化强度和矫顽场。此前有实验研究发现对BiFeO3进行稀土掺杂可以有效降低极化强度和矫顽场,甚至在多铁-铁磁异质结中观察到了磁电耦合效应,但其中电场控制磁性的微观机制并不明确。针对这一问题,许彬课题组应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有效哈密顿方法系统研究了Nd掺杂BiFeO3中电场对弱铁磁的控制。计算表明,稀土掺杂促进了亚铁电调制结构的出现,其极化强度和翻转势垒都显著降低,可获得远小于BiFeO3的电滞回线,且弱铁磁对电场有明显响应。课题组进一步通过Landau-Devonshire模型解释...
发布时间:
2024
-
08
-
07
浏览次数:4
来源:自然资源部据MiningWeekly报道,澳交所上市企业埃奎诺克斯(Equinox Resources)宣布,其在巴西的马塔达科达(Mata da Corda)离子型稀土项目钻探见到超高品位矿化。公司称,地表采样分析显示,总稀土氧化物(TREO)品位高达1.01%。另外,钛氧化物也出现异常,很有可能成为副产品。样品采自氧化粘土层,一般出现风化,品位较低。钻探将确认深部矿层的品位,公司称。“这些地表样品分析表明马塔达科达项目的巨大潜力。我们继续快速推进巴西稀土项目的勘探,包括马塔达科达和坎波格兰德(Campo Grande)”。公司的稀土项目有多种类型,包括硬岩型、独居石和离子型。公司已经授权一个钻探商,并雇用了反循环钻机,钻探将马上开始。另外,公司还获得了马塔达科达项目的环境许可,得以开展地质研究和钻探工作。
发布时间:
2024
-
08
-
07
浏览次数:6
来源:上海大学理学院近日,理学院物理系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宁苑杰与合作者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上发表题为《Orientation-dependent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Li2WO4 Films Epitaxial Grown on LiCoO2 by Spontaneous Lithiation》的研究论文。文章的合作者有:上海大学尹鑫茂教授、蔡传兵教授、张登松教授、袁帅教授、孙硕副教授、曾志刚副教授及新加坡国立大学陈智新博士等。上海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和通讯单位。众所周知,氧原子的轨道杂化很难量化,但在工程中却对许多物理化学系统(如电池)至关重要,如电池和电催化等。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LiCoO2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已成为锂离子电池极有前途的正极材料。然而,由于界面反应和结构损坏带来的容量衰减和电压衰减等挑战阻碍了LiCoO2在高压下的性能。通过表面涂层例如过渡金属氧化物薄膜层可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并提高LiCoO2电极的性能。其中,Li2WO4作为一种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和低电子电导率的固体锂离子电解质被发现可以作为LiCoO2电极的涂层,通过屏蔽电极与液态电解质反应并增强锂离子扩散的方式提高电极性能。然而由于无定形和复杂的界面环境,对Li2WO4特别是单晶薄膜的本质性质研究尚不充分,...
发布时间:
2024
-
08
-
07
浏览次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