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X-MOL将胶体纳米晶自组装成为具有特定排列和介观形貌的超结构对于开发新材料至关重要。纳米晶自组装过程通常遵循自由能最小化原理,从而倾向于形成二维/三维紧密堆积超结构。这使得纳米晶一维组装的实现具有挑战性。构筑线形超结构的主要难点为缺乏颗粒间指向性相互作用。虽然研究者们已经发展了一系列策略来推动纳米晶的线性组装,但大多数方法依赖于模板或外场的使用,这为材料的后续应用带来了限制,并增加了组装过程的复杂性。此外,基于大分子和DNA配体的线形组装策略在取向性控制、制备规模以及成本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近日,复旦大学的董安钢/李同涛团队提出了一种无需模板的高效线形组装新策略,将一系列油酸封端的各向异性稀土纳米晶(如纳米棒、纳米盘和纳米哑铃)组装成具有高度晶面选择性的柔性链状超结构。区别于接枝大分子或DNA配体的传统线形组装策略,该方法利用了低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在油酸接枝的稀土纳米晶(100)晶面上的特异性吸附。这种选择性是基于油酸配体在稀土纳米晶不同晶面上的结合能差异来实现的。此外,对溶剂极性的调整促进了由分子间氢键连接的PEG超分子桥的区域选择性形成,从而最终实现线形组装。这种晶面选择性组装方法适用于多种各向异性稀土纳米晶,包括纳米棒、纳米盘和纳米哑铃,以及它们的两两组合。纳米盘链经常表现出分支结构,这是因为纳米盘的六边形边长更大,空间位阻更低(图2)。纳米哑铃的有效相互作用面...
发布时间:
2024
-
05
-
29
浏览次数:13
来源: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在双碳背景下,聚乳酸(PLA)具有强度高、可完全降解的特点,是替代石油基聚合物的优良材料。但PLA的极限氧指数(LOI)仅20%,易燃烧,这极大限制了其在电子电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目前商业阻燃剂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和不足。如卤系阻燃剂阻燃效率高,但是燃烧过程会释放有毒气体,对环境及人体造成危害;无机阻燃剂阻燃效率低,用量大,与聚合物相容性差,高添加量时对聚合物力学性能影响大;有机磷系及氮系阻燃剂与聚合物相容性好,但是阻燃效率不及卤系阻燃剂,同样存在低效高添加的问题。稀土因其独特的4f电子轨道,其化合物通常表现出丰富的反应活性,如催化酯化作用和高热稳定性,因此稀土化合物在阻燃领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宋立军团队在之前稀土DOPO衍生物阻燃基础上,集成有机含磷配体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CEPPA)和稀土铈元素的优点;,设计合成了兼具高热稳定性和相容性的新型片层状稀土配合物Ce@CEPPA。将其与商业化阻燃剂APP以1:4的比例复合,总添加量仅需5%即可使PLA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等级达V-0级,极限氧指数达29.4%。研究发现,在燃烧过程中,配合物在热分解时形成Ce2P2Ox簇或纳米颗粒,显著加速催化PLA分子链成碳和APP的脱氨分解成酸;同时配合物的层状结构本身也诱导碳层取向生长,从而形成了含铈交联密集富磷碳层...
发布时间:
2024
-
05
-
29
浏览次数:8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张奇伟/刘富池教授团队在光功能与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在材料科学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Materials》(IF=19,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上发表题为“High-CapacityPhotochromic Rotary Encoder for Information Encryption and Storage”的研究论文。该团队利用NaNbO3:Eu3+光致变色材料的高效发光和高发光对比度,设计了一种用于光信息存储的新型光致变色编码盘,通过改变相位和代码叠加来显示“真”或“假”信息,极大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我校为论文完成第一单位,第一作者为202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李希仰同学。基于绝对值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在NaNbO3:Eu3+光致变色材料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光致变色编码盘,对其存储的光信息进行“角度”加密。研究者在钙钛矿铁电材料NaNbO3中掺杂了稀土离子Eu3+,合成了同时具备光致变色性能和优异的高发光调控性能的新型无机光致变色材料。基于此设计的光致变色编码盘在提高信息安全性和存储容量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特别是NaNbO3:Eu3+材料可以存储高密度光信息数据,有望实现无限容量的光信息存储。该工作不仅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无机光致变色材料,同时为信息加密和防伪设计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在未来的高密度光...
发布时间:
2024
-
05
-
28
浏览次数:17
来源:铁合金在线材料保护››2024,Vol.57››Issue(3):15-27.DOI:10.16577/j.issn.1001-1560.2024.0052高熵稀土氧化物热障涂层材料研究进展张晓东,梁逸帆,宋艺,王昊,王铀(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通信作者:张晓东(1980-),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面向极端服役环境的纳米结构陶瓷涂层材料与技术摘要:热障涂层(Thermal barrier coating,TBC)材料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热防护中具有保护高温合金基底免受氧化及腐蚀,并降低高温合金的工作温度的重要作用。新型热障涂层材料中存在许多高熵稀土氧化物,能够实现比单一主成分稀土氧化物更优异的热学、力学、高温相稳定性以及抗烧结、耐腐蚀等性能。但是目前对高熵稀土氧化物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初步阶段,其中稀土元素对材料性能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且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简要概述了热障涂层的基本结构,并重点总结了高熵锆酸盐、铈酸盐、铪酸盐、钽酸盐和铌酸盐等5种高熵稀土酸盐的晶体结构、热物理性能与力学性能。对比分析了其与相应的单一组分稀土酸盐的差异,并探讨了影响其性能优劣的多种因素。相比于单一组分稀土氧化物,高熵稀土氧化物的热导率、热膨胀系数和相稳定性均有明显改善。最后,展望了未来高熵稀土热障涂层的发展方向。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通知全文↓↓↓↓↓↓阅...
发布时间:
2024
-
05
-
28
浏览次数: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