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来源:中国稀土集团2月19日,由中国稀土集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稀土新材料”重点专项“锆基稀土陶瓷和耐氢稀土永磁材料关键制备技术”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集团公司总部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卫,中国稀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雷云,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项目一处处长衣丰涛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林安利、北京科技大学王鲁宁等11位专家学者到会指导。李卫院士对项目成功启动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国家对稀土科技创新寄予厚望,本项目是“十四·五”“稀土新材料”重点专项的收官项目,承上启下、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希望各参与单位加强任务协同、材料协同,高质量完成项目目标任务,将项目打造成为产研融合、产业交融的示范。刘雷云对各位领导、专家出席项目启动会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谢意。他表示,中国稀土集团将认真履行项目牵头单位的责任担当,与各合作单位密切合作、联合攻关,为项目实施提供各项工作保障,全力推进项目实施与成果落地,力争将项目打造成为集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典范。衣丰涛传达了全国科技大会会议精神及相关科技支持政策。他指出,项目组要加强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管理制度的学习,依法合规经费使用、密切合作协同、加快技术攻关。项目牵头单位要强化管理责任,形成管理调度与高效协调机制,加强对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的监管。项目负责人中国稀土集团程福祥正高级工程师和各课题负责人分...
发布时间: 2025 - 02 - 26
浏览次数:130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王晨旭团队在核用复杂结构陶瓷材料的辐照相变机制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作者利用原位辐照方法证实了多元层状陶瓷材料MAX相中辐照诱导的不同多级辐照相变路径,并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阐明了其损伤机制。该研究为MAX相等复杂结构陶瓷的辐照多级相变机制研究提出了新思路和判据。相关成果于2025年2月12日以“MAX相多级相变路径”(Multi-stage Phase Transformation Pathways in MAX Phases)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 2025 - 02 - 26
浏览次数:110
来源:云南大学近日,材料与能源学院王毓德教授联合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Stefano Passerini院士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IF 24.4)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Efficient and Effective Synthesis of CaV6O16·2.7H2O as High-performance Cathode Material for Aqueous Zinc Metal Batteries”(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enm.202404037),并被评选为正封面(front cover)文章。云南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通讯单位。水系锌金属电池(AZMBs)因其卓越的安全性、低成本以及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有望在大规模能源存储领域中得到应用。正极材料是决定AZMBs电化学性能的重要部分。其中,具有多价态和开放晶体结构的钒基材料,因其高理论容量和倍率性能而备受关注。然而,Zn2+与V2O5之间的强静电相互作用限制了Zn2+的扩散动力学,并且Zn2+的反复脱嵌会导致结坍塌和容量的快速衰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做出了各种努力。例如,预插层策略被证实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可以扩大钒氧化物的层间距,从而改善Zn2+的扩散动力学和结构稳定性。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但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本身的电化学...
发布时间: 2025 - 02 - 26
浏览次数:113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原子精确的金属团簇在催化、传感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与金(Au)和银(Ag)相比,钯(Pd)团簇的研究长期处于滞后状态,这主要归因于其低溶解度和单晶生长的困难,严重阻碍了其结构解析。目前,已有的精确结构钯团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溶的Pd5、Pd6、Pd8等小尺寸体系,而更大尺寸的钯团簇由于纯化和结晶的挑战,至今未能获重要突破。这无疑给以构效关系为核心的团簇化学研究带来了挑战。因此,如何调控钯团簇的制备条件,成功合成并获得大尺寸钯团簇的精确结构,对于深化对钯团簇的结构和性质理解,以及推动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我校姚传好教授团队从配体筛选入手,成功制备了一系列以环己硫醇为保护配体的钯(Pd)团簇,并首次获得了Pd13,Pd14和Pd18的精确结构。通过综合运用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单晶X射线衍射(SXRD)等先进表征技术,团队系统揭示了钯团簇随尺寸增长的结构演变规律及其组成特征。此外,通过研究这些团簇在Sonogashira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团队发现催化活性与团簇尺寸呈显著负相关,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区别于传统Pd(0)-Pd(II)循环的Pd(II)-Pd(IV)催化新机制。这项研究突显了配体选择与团簇尺寸在调控原子精确钯团簇结构与性能中的关键作用,为钯基纳米材料在多个技术领域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相关研究成果以“Struct...
发布时间: 2025 - 02 - 25
浏览次数:108
3055页次15/764首页上一页...  10111213141516171819...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