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中科院广州地化所 ,作者何宏平等离子吸附型稀土是我国的特色资源,为全世界提供了90%以上的中重稀土。然而,现有的离子吸附型稀土开采工艺(铵盐原地浸取技术)存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浸出周期长、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的开采利用。面向国家稀土战略,研发新一代高效、绿色的开采技术迫在眉睫。为此,中科院广州地化所何宏平研究员团队研发了一种离子吸附型稀土电动开采新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外加电场驱动风化壳中稀土离子的活化、定向迁移和快速收集(图1)。该技术的稀土回收率大于90%,浸取剂用量减少80%,浸出液中有害杂质含量降低70%,不仅解决了稀土开采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显著提高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的开采效率,具有绿色、高效的特点。图1.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电动开采示意图研究团队先后完成了土柱模拟实验、放大试验和场地示范。与传统铵法开采技术相比,电动法稀土开采的效率显著提高(图2A)。实验表明:电动法在67 h稀土回收率可达到96%,而传统铵法在130h稀土回收率仅为60%左右(图2B)。基于模拟实验和放大试验的结果,研究团队在广州周边某稀土富集区进行了原位场地试验。结果表明,仅11天,电动法稀土开采效率即可达到90%以上,且浸取剂用量较传统铵法降低了约80%,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2C和2D)。图2. (A)土柱模拟实验结...
发布时间:
2022
-
11
-
03
浏览次数:19
来源: 天津包钢稀土研究院日前,安踏炽热科技羽绒服系列搭载来自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的稀土热返技术全面上市。本款羽绒服是安踏首款“国家队羽绒服”,也是首次定义“运动羽绒服”,可实现-36℃超强保暖。炽热科技羽绒服的秘密法宝之一是稀土保温内里的热返技术,该技术由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自主研发。人体热传递的途径包括蒸发、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其中,热辐射占人体热能传递的40%~60%,是人体热量最主要的流失途径。通过功能化织物控制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热辐射交换,可以高效率地促进人体的热舒适性。34℃时人体皮肤的红外辐射主要分布在7-14μm的远红外波段,安踏炽热科技羽绒服以稀土红外蓄热剂为原料制备印花里布,稀土粒子可以吸收人体辐射出的远红外线,其辐照温升达国家标准2.5倍,面料与人体形成热循环效应,防止了人体的热流失,利用热返科技提高保暖性能,锁住热量,抵御寒冷。随着国内消费理念的不断变革与材料制备方法、织造技术、纺织品后整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多功能性的纺织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纺织产品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复合化转变已成为必然趋势。新产品的面世打开了稀土在纺织品领域应用的新篇章,稀土院天津分院也即将联手中纺院天津纺科、中纺新材料推出热返科技抗菌纤维面料产品,更多黑科技产品即将闪亮登场。未来,稀土院将与各方紧密联合,携手共进,以“科技赋能、协同创新”为目标,打通稀土功能纺织品应用产业链,加速科技...
发布时间:
2022
-
11
-
02
浏览次数:7
来源:ACS Nano细菌喜欢潮湿的表面。一旦它们在那里定居下来,它们就不再单独生活,而是形成更大的群体,嵌入保护膜中。这些生物膜存在于各种表面上,例如在家里的电灯开关上,在浴室里,在玩具或键盘上,在许多人用手触摸的购物车或自动取款机上。这可能导致接触性感染。这些细菌,如致病菌绿脓杆菌,通常是持久性的,不受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或化学杀菌剂的影响。因此,目前的研究方法是试图防止细菌在材料表面定植,或至少增加定植的难度。来自美因茨约翰内斯·古登堡大学(JGU)和位于科布伦茨的德国联邦水文研究所(BfG)的一个团队现在开发了一种使用二氧化铈纳米颗粒的新方法。经过修饰的信号分子可以防止生物膜的形成对于群落中的细菌生命来说,单个细胞之间相互“交谈”是很重要的。在信号分子不断释放到环境中的帮助下,细菌进行非语言的交流,因此不同的“语言”和“方言”可以根据特定的细菌产生。随着细菌浓度的增加,信号分子的浓度也随之增加。这使得细菌能够检测到环境中其他细菌的数量,并激活形成生物膜的过程。为了防止细菌生物膜的定植,各种宿主通过酶修饰信号分子“沉默”细菌的策略来保护自己。例如,这是在卤过氧化物酶的帮助下完成的,卤过氧化物酶是一组通过复杂的反应链将信号分子卤化的酶。这些经过修饰的信号分子具有与原始分子相似的结构,仍然可以与受体结合。然而,它们不能再激活导致生物膜形成的过程链。这种对细菌基因调控的干扰也...
发布时间:
2022
-
11
-
02
浏览次数:3
来源:X-MOL由于二维材料独特的性质和在下一代自旋电子器件中的潜在应用,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二维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石墨烯、hBN、过渡金属硫族化物、单元素二维材料和三元材料,它们具有丰富的电学、光学和磁学性质。二维稀土材料,特别是二维稀土硫族化合物(RECs)由于其独特的4f电子构型和4f-4f跃迁而具有磁性、发光性和电荷密度波等优良性能,但是这些材料的研究还很少。EuS具有独特的磁性能和光学性能,在自旋电子和发光器件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然而,单晶2D EuS纳米片的可控合成仍然存在重大挑战。近日,北京大学侯仰龙教授(点击查看介绍)课题组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上发表论文,采用熔盐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在蓝宝石基底上成功地合成了二维楔形铁磁性EuS。结合理论模拟和深入表征,系统地提出了取向生长和楔形生长的机理。楔形生长是由双重作用机制驱动的,其中EuS与基底台阶的耦合阻碍了横向生长,而非层状EuS本身的强键合有利于垂直生长。通过温度依赖拉曼和PL表征,纳米片呈现出-0.030 cm-1 K-1的拉曼温度系数和随温度增加的不常见的带隙增加。更重要的是,通过低温磁力显微镜,可以在单个样品中发现磁信号随厚度的变化,这表明楔形EuS研究厚度依赖磁性质拥有巨大潜力。该工作为二维稀土化合物和楔形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发布时间:
2022
-
11
-
01
浏览次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