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柔性光电子器件“电致发光”现象是1923年Lossew最早在研究SiC检波器时发现的。1936年物理学家Destriau发现含微量铜杂质的悬浮介质在交流电场下能发出可见光,因而这种发光现象也被成为Dessriau效应,由于当时透明导电的氧化铟锡技术尚未成熟,导致随后二十年的研究进展十分缓慢。直到1952年,Sylvania电器公司在MIT固体会议上展示了首块电致发光的荧光屏。在国内,北京物理所、长春物理所是最早对这一领域进行研究,围绕发光亮度、稳定性、多色彩等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对于人体可穿戴器件来说,往往需要承受大尺度的复杂三维形变。而要实现硫化锌电致发光器件的可拉伸性,需保证多层材料中的每一层均有可拉伸性,且拉伸比需相互匹配。其中,透明可拉伸电极作为透光层是目前的研究难点和热点。传统电子系统到在频繁操作过程中会发生疲劳、腐蚀或损坏,并随时间的推移而退化,从而导致电子设备的故障。硫化锌电致发光器件已被广泛集成到柔性多功能电子系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发光部件的作用。这种发光器件的寿命和力学稳定性常常伴随着局部损坏而受到严重限制。此外,由于电致发光器件高频高压的驱动电源特性,当发光器件所受的应变超过机械承受极限时,容易导致局部电场过大使发光器件发生击穿而损坏。硫化锌电致发光材料器件的制备与现有柔性电子器件通用的制备手段,如丝网印刷、喷墨打印等工艺相匹配,在电子皮肤成为了...
发布时间:
2022
-
04
-
27
浏览次数:223
来源:OFweek激光网近期,斯图加特大学放射工具研究所(Institut für Strahlwerkzeuge,IFSW)的研究人员利用高速X射线视频成像设备(用于激光材料加工诊断),进一步研究了解动态光束激光(DBL)技术的使用,以提高工业激光焊接应用中的锁孔稳定性。该设备将使研究人员能够在激光焊接过程中观察熔池内部,并使他们得以更好地了解气孔、飞溅和裂纹等缺陷的出处所在。IFSW科学家们表示,虽然高速摄像机和光学传感器等其他原位诊断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熔池,但它们只能揭示一系列过程表面的现象。而相比之下,IFSW的高速X射线诊断系统却能够以高时空分辨率观察工艺样品中的流体动力学,在超过10000hz的速率下也能检测到钢中远低于250μm的特征。IFSW工艺开发部门的负责人Rudolf Weber教授表示:“在开发用于烧蚀、钻孔、连接、切割和增材制造等工艺的改进激光制造技术时,熔池和锁孔动力学的综合诊断对于理解激光束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Rudolf Weber教授补充称:“我们很高兴能够获得这种颠覆性的激光工具,并渴望提高了解Civan Laser的动态光束激光器(DBL)如何影响锁孔和熔池动力学的控制,并应用于行业最具挑战性的材料加工应用,如焊接厚材料、不对称零件、不同的金属,还有带有涂层的金属。”Civan Laser已经向IFSW研究所交付了OPA 6...
发布时间:
2022
-
04
-
27
浏览次数:26
2022年4月26日上午,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二届八次理事会通过线上线下两种形式同步召开,上海市稀土协会通过网络线上参会,会议由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文浩主持,审议并通过了各项议程,取得圆满成功!上海市稀土协会对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发布时间:
2022
-
04
-
26
浏览次数:9
来源:华光光电粉尘检测技术最早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以英、美、日、德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率先开展相关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工矿扬尘监测等场景,用于控制、预防由可吸入粉尘引发的各类职业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光散射原理为核心的粉尘检测技术,也逐步进入空气净化器等民用领域。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副产品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居民的呼吸健康受到了雾霾问题的影响,于是以“PM2.5”为代表的颗粒物污染检测技术也首次进入大众视野,成为广受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PM2.5传感器也逐步成为室内、车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检测的重要工具。早期的粉尘传感器,主要使用红外LED作为光源,通过电阻发热以获得热气流流动。当有空气中有颗粒物通过时,接触到LED光源之后发生散射,被光敏探测器接收到后产生不同大小电信号,经放大、运算后得到检测结果。此项技术中,由于LED散射光强度较低,加热电阻产生的气流较弱,通常只对直径大于1μm的较大颗粒有效,且只能通过电信号占空比表征空气中的颗粒物变化情况,测量数值误差较大化,且无法适应尘源变化环境,难以实现对PM2.5等颗粒物的实时监测。为追求更高的性能,PM2.5传感器开始引入激光技术,使用小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替代原有红外LED。通过风扇或鼓风机,将采样空气推入激光光束所在区域,空气中的颗粒物将激光散射,且不同粒径的颗粒物散射角度、光强分布均有差异...
发布时间:
2022
-
04
-
26
浏览次数: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