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包头稀土研究院7月26日-27日,2024年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在暖城鄂尔多斯隆重举行,展会以“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着力构建多能互助、多业并进、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能源产业新格局,现场汇集了100余家能源、化工、新材料相关企业参展交流。包头稀土研究院本次展会主要展出了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稀土高分子助剂材料、稀土反射隔热材料、稀土蓄热面料、稀土抗菌材料、铝(镁)稀土晶粒细化剂等新成果新产品,涵盖了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钢铁冶金、工业制造、民用电器、食品健康、医疗卫生等应用领域,充分展现了稀土院科研成果应用的广泛性和技术先进性,得到了观众的广泛关注。未来,包头稀土研究院将继续担当“两个稀土基地”建设的科技主力军,瞄准国家战略发展目标要求和重大需求,持续加强科研投入,深耕稀土下游终端应用,促进产业融合创新,释放产业经济新动能,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助力我国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4
-
08
-
02
浏览次数:5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先进激光与光电功能材料部激光晶体研究中心杭寅研究员团队在Nd:GYSAG激光晶体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Spectroscopy and efficient dual-wavelength laser performances of a Nd:GYSAG crystal”为题发表于Optics letters。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通知全文↓↓↓↓↓↓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
2024
-
08
-
01
浏览次数:8
来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电子化合物是一类非核局域电子为阴离子的新型功能材料,这些非核局域电子通常聚集在结构间隙位置,在费米能级附近形成独特的间隙能带,对材料的输运特性、电磁性、超导性等产生影响,也可作为电子源为物理过程和化学反应提供电子,在电子发射器、催化剂和离子电池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自从第一个电子化合物被James L. Dye等于1982年发现后,越来越多的电子化合物被预测和合成。尽管如今已有大量的电子化合物被实验合成或理论预测,但当前已知的拥有低功函数的电子化合物通常不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限制了电子化合物的应用。传统的电子化合物设计理念主要从具有过量电子的离子固体中寻找候选材料,或基于已知电子化合物材料进行元素替代。通过引入空位来探索电子化合物是一个不受现有材料限制的替代方案。[Ca24Al28O64]4+(4e-)(C12A7)是著名的由氧空位形成的电子化合物,它同时拥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低功函数,因此,将活泼的电子阴离子“藏”在金属氧化物的氧空位中,通过周围的金属-氧键稳定电子阴离子,有望解决低功函数电子化合物的稳定性问题。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杜世萱研究团队受C12A7的启发,提出从氧化物中寻找氧空位诱导形成阴离子电子的电子化合物。他们从Material Project数据库出发,寻找单金属氧化物中的空位诱导阴离子电子和电子化...
发布时间:
2024
-
08
-
01
浏览次数:4
来源:南昌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本网讯(资源与环境学院)近日,南昌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谢显传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ynthesis of high-crystallinity Zeolite A from rare earth tailings: Investigating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n typical pollutants in rare earth mines”(以稀土尾矿为原料制备A型沸石及其对稀土矿山典型污染物吸附性能)的研究论文。稀土是重要的全球性战略矿物资源,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稀土资源供给和消费国,江西省赣南地区是全球离子型稀土的重要产地和冶炼加工地。近数十年赣南稀土矿产开采产生了大量的稀土尾矿土,导致矿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以及重金属、氨氮、氟、磷酸盐等环境污染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稀土产业绿色生态持续发展。开展稀土尾矿资源化利用研究,对矿区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和生态修复,对稀土产业和赣南当地社会经济高质量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该论文基于稀土尾矿富含硅铝元素的特性,采用简易碱熔-水热合成法,成功将稀土尾矿转化制备成高结晶度的A型沸石材料。通过吸附实验发现,合成的A型沸石对稀土矿山中主要典型污染物(镉、铜等重金属离子以及氨氮、磷酸根离子和氟...
发布时间:
2024
-
07
-
31
浏览次数: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