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网北京大学马丁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揭示,单原子钡助剂对氨分解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有极大的增强作用。这一研究成果于2024年11月5日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在该工作中,在氨分解反应条件下,以结晶化的BaCO3为前驱体,在Co-Ba/Y2O3催化剂上原位制备Ba单原子。优化后的Co-Ba/Y2O3催化剂H2产率达到138.3 mmol H2·gcat-1·min-1在极低温度(500°C,GHSV = 840000 mL·g-1·h-1)下,Co-Ba/Y2O3在350 h的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耐久性,在所有非贵金属催化剂中实现了最高的活性,达到甚至超过了许多报道的Ru基催化剂。在高温(≥600°C)条件下,Y2O3和Co与Ba均表现出正相互作用,有利于Ba的分散。Ba单原子显著提高Co的电荷密度,形成额外的活性Co-O-Ba-Y2O3界面位,减轻了氢中毒,降低了*NH的N-H键活化的反应势垒。原子分散助催化的探索在多相催化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为催化材料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据介绍,单原子催化剂因其对金属的高利用率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研究人员倾向于开发单原子形式的多种活性金属,单原子助催化的内在作用往往被低估,而这在提高反应活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附:英文原文题目: 用于氨分解的单原子钡促进剂极强非贵...
发布时间:
2024
-
11
-
20
浏览次数:2
来源:材料牛胶体硒化镉量子点因其在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化学传感器、光催化以及生物成像和标记等领域的应用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尽管量子点的可控合成已取得显著进展,但目前高质量量子点的制备仍依赖于严格的无水无氧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因此,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开发更为环保的合成方法,以满足量子点在大规模生产和应用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探索有机配体对量子点表面的钝化作用成为了一个关键的研究方向。长链的烷基胺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配体,已被发现能显著提升硒化镉量子点的光致发光效率。然而,尽管烷基胺对量子点发光性能的改善作用已被广泛认可,其与量子点相互作用的机制仍不清楚。阐明这一机制对于设计和合成更高效、更稳定的量子点材料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量子点在各种高科技应用中的关键步骤。 【成果掠影】近日,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烷基胺钝化量子点的可能模式,即通过与Z型镉羧酸盐形成镉羧酸盐-烷基胺配体(命名为Z*配体)后再与量子点表面相互作用。通过设计和制备Z*配体,可以实现了对硒化镉量子点发光效率和稳定性的显著增强。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量子点表面与配体相互作用的理解,而且为在空气条件下合成高发光效率的量子点开辟了新途径,对量子点在光电转换、生物成像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以“Enhancing luminescence ef...
发布时间:
2024
-
11
-
19
浏览次数:111
2024年11月15日下午,上海硅酸盐工业协会第五届第一次会员大会暨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隆重召开,市工经联、市新材料协会、市稀土协会等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到会并致辞,硅酸盐协会会员代表近80人出席本次会议。市稀土协会秘书长吴建思在致辞中表示,硅酸盐协会不仅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服务会员单位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充分发挥了枢纽型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成绩斐然、业绩辉煌,真正体现了行业协会的责任和担当。相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继续发挥优良传统,引领行业健康发展,为实现我国工业强国的目标贡献更多的力量。稀土协会将与硅酸盐协会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以党建引领,探讨解决行业共性问题的方法,携手为会员做好服务工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促进上海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凝聚行业力量,讲好产业故事,传递上海声音,奏响行业乐章。大会完成了既定的工作和任务,与会代表共同见证了协会新一届理事会和领导班子的诞生,还隆重庆祝了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会上,进行了先进陶瓷产业调研报告的发布仪式并赠送给与会嘉宾。衷心祝愿上海硅酸盐工业协会在新征程上再创佳绩,更加辉煌!
发布时间:
2024
-
11
-
18
浏览次数:122
来源:科学网本文围绕2022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稀土近红外发光探针可控合成、性能调控及生物应用基础研究”展开,该项目由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张凡领衔完成。漫长的发现之旅稀土的发现始于北欧,1787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附近一个名叫伊特比(Yteerby)的村庄,业余矿物学家阿累尼乌斯(C.A.Arrhenius)寻得了一块他从未见到过的黑色矿石,就借用这个村名将其命名为伊特比矿(Yteerite)。就此拉开了稀土元素的序幕。紧接着,1794年芬兰化学家加多林(J.Gadolin)从这种矿物中发现了一种新元素“钇土”,将其命名为Yteelium(钇)。局限于当时的分离技术,“钇土”其实是混合稀土氧化物。由于稀土元素之间性质太相近,这些元素被当成了一种元素。随着工业提纯和冶炼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陆续从这种“钇土”中相继发现了镱、铒、铽等稀土元素。同样在发现“钇土”9年后的1803年,瑞典化学家伯采利乌(J. J. Berzelius)和他的老师黑新格尔(W. Hisingerr)发现了“铈土”。其后又从其中分离出镧、镨、钕等稀土元素。就这样,直到1947年,美国人马林斯克(J. A. Marinsky)和他的同事们在原子反应堆铀废料中分离出最后一个稀土元素钷,共经历了153年,才算完成了17个稀土元素的全部发展史。随着稀土元素的发现,稀土分离纯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稀土元素才开始在各...
发布时间:
2024
-
11
-
18
浏览次数: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