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SNChina创新点:河北大学索浩和香港城市大学王锋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类基于可逆相变的荧光比率测温方案,通过精细调控晶体的相变温度,有效拓宽了测温温度范围,获得了极其优异的测温性能。本工作为新型刺激响应发光材料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崭新思路,在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关键词:Advanced Science,稀土发光,相变工程,比率测温分类:光子;表面与界面;生物医学与健康近年来,热刺激响应型智能发光材料凭借其在微电子学、细胞生物学和临床前诊断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温度测量领域,基于发光材料的荧光强度比测温技术可以有效避免非温度参数所导致的测温误差,且抗干扰能力高,已成为当前高分辨率温度传感的主流技术。然而,目前所开发的荧光温敏材料的测温灵敏度和分辨率普遍低于5% K-1和高于0.1 K,难以满足一些严苛环境下的测试需求,比如实时监测心血管健康和肺部诊断等过程的细微温度变化。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来自河北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的团队开发了一类基于可逆和可调相变的荧光比率测温方案,获得了极其优异的测温性能,最佳灵敏度和分辨率分别达到26.1% K-1和0.008 K。通过精细调控锂钇氧的相变温度,可以实现在特定热刺激下Pr3+离子由黄色至纯红色的发光切换,在可视化温度传感和光学信息存储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前景。此外,相变温度的调控有效拓宽了高测温性能...
发布时间:
2024
-
01
-
03
浏览次数:36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稀土学院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稀土学院等单位的研究团队发表了一项关于Nd-Ce-Fe-B烧结磁体的重大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粒界改性和磁硬化的协同作用,成功提高了含铈永磁体的矫顽力,这一发现为低成本永磁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悉,这项研究在Nd-Ce-Fe-B烧结磁体中引入了Dy-Cu合金,通过改变磁体的微观结构和相成分,成功将矫顽力提高到19.5 kOe。这一成果表明,通过精心设计的底物和合金添加剂,即使在较高铈含量的情况下,也能显著提升磁体的磁性能。研究团队利用一系列先进的材料表征方法和微磁模拟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粒界改性和磁硬化对Nd-Ce-Fe-B烧结磁体矫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y的引入显著提高了磁体的各向异性场,从而提高了其矫顽力。同时,Dy-Cu合金的加入还改善了磁体的热稳定性,使其在高温环境中的应用成为可能。该研究的成功,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也为实际应用中高性能、低成本的永磁材料的开发提供了重要指导。这一突破性成果预示着Nd-Ce-Fe-B烧结磁体在未来能源、电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论文信息附录:发表时间:2024年12月7日发表期刊: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论文标题:Synergistic grain boundary modification and magnetic hardening f...
发布时间:
2024
-
01
-
02
浏览次数:46
风雨同舟,我们一路携手同行,砥砺奋进,我们一起共创未来!值此2024年元旦来临之际,上海市稀土协会张修江会长携秘书处全体员工衷心感谢各级领导、全体会员单位和稀土界同仁们长期以来对协会工作的鼎力支持和热情帮助,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新年快乐!
发布时间:
2023
-
12
-
29
浏览次数:56
讲好稀土故事,传递上海声音!《上海稀土》电子期刊2023年第2期正式上线,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还等什么,快来阅读吧!↓↓↓↓↓↓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
2023
-
12
-
29
浏览次数: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