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网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张良柱联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上海大学教授葛军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孙志梅、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教授冯新亮等,在二维硼钼烯纳米片室温铁磁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为拓展二维过渡金属硼化物(MBenes)体系的丰富物性提供了新方法,也将推进二维金属硼化物室温磁性在自旋电子学和磁性纳米载体上的实际应用。11月2日,相关研究发表于《先进材料》。二维磁性材料是凝聚态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拓扑学领域、涨落驱动的新物相、对自旋的电场调控和检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相比于传统的块体磁性材料,二维层状磁性材料容易加工成平面的异质结结构,可对其进行精细调控。硼化钼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质和空气稳定性,然而,据理论预测,硼化钼体系的金属硼烯中不存在磁性,在二维硼钼烯体系实现室温磁性非常具有挑战性。研究人员通过缺陷工程策略,合成了具有钼空位缺陷的Mo4/3B2MBene纳米片。制备得到的Mo4/3B2纳米片横向尺寸为200 nm,厚度为6.3 nm。该纳米片粉体在环境温度下具有出色的稳定性且不会氧化,在300K时则表现出饱和磁矩为0.04 emu g-1的本征铁磁性。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发现,铁磁性源于Mo4/3B2中的Mo空位缺陷,最终导致了系统的非零磁矩和自旋极化。目前,MBene体系的磁性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而体系中由缺陷工程产生室温磁...
发布时间:
2024
-
11
-
13
浏览次数:7
来源: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X射线探测技术在航空航天、公共安全监测、疾病诊断、异物检测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闪烁体作为X射线探测核心器件,是一类可以将高能辐射(如X/γ射线、α/β粒子、中子)转化为可见光或近可见光的材料,高效闪烁体需要具有高产光率、高能量分辨率、快速响应时间、灵敏的电离检测以及出色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面对这一需求,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郭国聪/郑发鲲团队在系列锰基有机金属卤素杂化闪烁体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锰基有机金属卤素杂化闪烁体具有优越的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和可加工性,在核医学、辐射检测和工业检测等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关于温度对锰(II)基闪烁体的影响研究甚少,尤其是发光/闪烁机理方面。为此,研发团队开发了一种具有高发光效率并且可以大规模制备的锰基有机金属卤素杂化纳米闪烁体Mn-1 NCs ((mpp)2MnCl4),该闪烁材料在77至150 K温度区间内,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这是由于在该温度区间Mn2+离子的激发电子无法克服陷阱能级,遵循Dexter能量转移过程;而在150至350 K温度区间内,Mn-1 NCs的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上升,甚至超过77 K时的荧光强度,这是由于温度的升高有助于被捕获的电荷载流子逃离陷阱能级,经由能量倒转过程重新到达Mn2 +离子的发光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温度升高造成的发光损失。此外,Mn-1 NCs的...
发布时间:
2024
-
11
-
12
浏览次数:103
来源: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近日,我院赵金保教授/杨阳副教授团队在锌金属电池负极界面设计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Synergetic Bifunctional Cu-In Alloy Interface Enables Ah-Level Zn Metal Pouch Cells”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DOI: 10.1038/s41467-024-53831-z)。可充电水系锌金属电池(AZMBs)已经成为下一代大规模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备选方案之一。然而,锌负极侧严重的枝晶生长、析氢副反应(HER)以及惰性副产物积累严重阻碍了其实用化进程。此外,对于实用化的软包电池构型(1 Ah),锌负极侧在扣式电池中可忽略的微小缺陷会因为更大的面积以及更小的外部压力被放大,导致电池快速失效。基于此,赵金保教授/杨阳副教授团队通过一种简易的化学共置换手段,在锌负极表面构筑了一层三维的Cu-In合金界面,同时实现了锌成核和析氢的协同调控。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双功能的Cu-In合金界面分别继承了来自铜和铟的低锌成核过电位和高析氢过电位的优点。在Cu-In合金的协同改性下,对称电池运行寿命达到一年以上,电压滞后仅为6 mV。最重要的是,得益于可靠的协同调节效果以及易扩展的制备方式,CuIn@Zn负极成功地与高负载碘正极匹配,从而实现了稳定循环(1700圈)...
发布时间:
2024
-
11
-
11
浏览次数:93
陶瓷基复合材料由于其耐高温、高比强度以及高断裂韧性的特性被广泛用于航天航空、核能等诸多领域。陶瓷基复合材料常见制备工艺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法(CVI)、前驱体浸渍裂解法(PIP)和金属熔渗反应法(RMI)。CVI工艺通过气相小分子热解沉积实现材料致密化,但不适用厚壁样件;PIP工艺通过前驱体反复浸渍-裂解进行致密化,往往需要重复9-16轮,且前驱体利用率低(30wt%左右);CVI和PIP两种工艺周期长、成本高大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与前两者相比,RMI工艺制备周期相对较短,但高温金属熔体对纤维损伤程度大,显著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快速成型工艺方法一直是陶瓷基复合材料重点研究方向。例如,欧洲C3HRME项目、日本NITE技术以及美国MATECH的FAST技术。然而,上述快速制备工艺均使用了高温高压的烧结技术,这类烧结技术不仅依赖高昂的工艺设备,而且制备异形构件非常困难。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通知全文↓↓↓↓↓↓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
2024
-
11
-
11
浏览次数: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