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来源:X-MOL  长余辉发光材料作为特殊的储能型材料,在信息存储、应急照明、安全加密和生物标记等许多技术领域有应用价值。探索低成本、高性能、可规模化制备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传统的氧化物基余辉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较长的余辉衰减时间,已经在商业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氧化物余辉材料的晶格能较高,合成温度通常超过1000 ℃,在能源消耗和安全风险方面存在瓶颈。相比而言,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的晶格能很低,在室温下就能结晶。而且,无机金属卤化物材料优异的光电性能和良好的缺陷容忍度为开发其长余辉发光提供了可能。近两年,基于无机金属卤化物体系的长余辉发光现象时有报道,但均是基于稀土离子掺杂体系,即人为引入载流子俘获中心。而在纯净非掺杂的金属卤化物体系中实现长余辉发光现象尚未见报道。基于以上背景,郑州大学物理学院史志锋教授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筛选出新型六方结构CsCdCl3材料,在未掺杂的情况下成功实现长余辉发光。该材料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在254 nm紫外光激发下表现出明亮的黄光发射,斯托克斯位移为322 nm,荧光量子产额高达90%。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光谱分析表明,该宽带黄光发射可能源于Cd-Cl八面体在激发态下的结构畸变形成的自限域态激子。移除激发源后,CsCdCl3单晶展现出黄色长余辉发射,余辉衰减时间可持续6000 s。结合热释光循环测试和第一性...
发布时间: 2023 - 04 - 10
浏览次数:22
有关单位: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第30批)认定及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23〕207号)的要求,依据《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2016年第34号令)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评价工作指南(试行)》(发改办高技〔2016〕937号,以下简称《工作指南》),现将2023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及评价(更名)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2023年认定工作(一)认定基本条件1. 年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不低于1500万元;2. 年度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少于150人;3. 年度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2000万元;4. 具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两年以上。(二)申报基本要求1. 企业主营业务应属《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17年第1号,以下简称《战新目录》)指导目录范围(见附件1),或属于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以及相关“十四五”国家级专项规划明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范围(原则上企业技术中心研发的主要产品和服务应属指导目录和相关规划范围)。在符合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对同时符合《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发改环资〔2019〕293号)的企业优先予以考虑(见附件2);2. 按照《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方法》(见附件3)打分,得分高于70分(包含70分)的企业技术中心...
发布时间: 2023 - 04 - 07
浏览次数:17
来源:x-mol在生物系统中,温度计是一项重要的检测工具。基于发光探针的非接触式温度计是一种无创且易于观察的方法。其中,基于双发射强度比值的比率型温度探针能够提供自校准读数,而双比色测量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测量。但是,目前的双比色温度计仅限于稀土材料,不是最适合生物应用的材料体系。过去十年中,有机室温磷光因其在发光、防伪和成像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然而,要获得室温下的磷光发射,单重态和三重态之间的能隙通常需要很小,以促进高效隙间窜越过程(ISC),这导致荧光和磷光之间的波长差往往较小,降低了利用荧光磷光双发射机理制备比率型温度计的准确性。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黄辉教授、彭谦教授和复旦大学的李富友教授合作,以色酮分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分子内非共价相互作用(NIIs),调控有机分子的三线态能级,获得了具有小的荧光磷光双发射重叠的有机分子,基于其强度和寿命的比率构筑了三维双比率型温度探针。作者合成了一系列色酮衍生物(BC、3TC、2TC),并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二维核磁共振、单晶分析和理论计算确定了BC、3TC、2TC中存在NIIs,且强度不断增加。NIIs的调节使得T1远离S1产生更长波长的磷光,而高的三线态激发态(Tn)被调控得接近S1从而获得高效的隙间窜越。因此,借此机理得到的化合物具有高效的室温磷光和极大的双发射波长差,确保了双发射带在检测时的最小相互干扰,并基于...
发布时间: 2023 - 04 - 07
浏览次数:15
来源:东南网东南网4月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霞)近日,记者从厦门大学获悉,该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张丹教授团队与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许辉教授团队合作,在有机光子器件及其集成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材料科学领域经济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并被选为当期卷首文章。稀土掺杂光波导放大器作为补偿各类光损耗的重要光子器件,在集成光子芯片中应用广泛。这类器件一般采用激光器作为泵浦源,依靠稀土离子的本征吸收与辐射跃迁来实现光放大,然而,激光器泵浦容易造成波导的热损伤以及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器件的商用化配套成本也高,且在硅光芯片中无法灵活放置,这些问题使得稀土掺杂光波导放大器在平面光子集成中的规模化应用受限。因此,探索新的光放大机制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张丹教授与许辉教授的这项研究工作构建了一种具有高效分子内能量传递作用的膦氧钕配合物发光材料Nd(TTA)3(XPO),该材料以噻吩基三氟甲基乙酰丙酮(TTA)为阴离子配体,以含有二苯基膦氧基团的XPO为中性配体,通过建立有机配体与中心稀土钕离子的有效分子内能量传递路径,实现了钕离子在两个近红外波长1.06μm和1.31μm的高效发光;同时,设计并制备了适合材料的掩埋条形和倏逝波型两种结构的硅基光波导器件,采用低功率发光二极管(LED)替代传统的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在1.06μm波...
发布时间: 2023 - 04 - 07
浏览次数:13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