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近日,广东省科学院资源利用与稀土开发研究所发光团队与四川大学、广州大学等科研人员开展研究合作,在稀土双硅酸晶体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Chemistry Of Materials。稀土双硅酸盐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强耐蚀、抗热冲击性能,与硅基陶瓷基复合材料基体的热膨胀率匹配好,是航空发动燃气轮机关键热端部件的新一代热障涂层材料。稀土双硅酸盐晶体还具有良好的高温闪烁性能,在特深层资源勘探(辐射测井)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稀土双硅酸盐仍存在着晶体类型不明确、相结构转变组分不精准、闪烁性能与结构关系不清晰等问题。在最新成果中,科研人员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Rietveld精修、同步辐射VUV-UV光谱以及二次谐波等技术联用,对稀土双硅酸盐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更正了正交相E(δ)-稀土双硅酸盐空间群为中心对称的Pnma,而非Pna21非中心群;揭示了三斜相F-稀土双硅酸盐是单斜相G-稀土双硅酸盐是最大translationengleiche子群。该研究将该体系的63种化合物,归为17种结构类型,并阐明了稀土多面体REOn和Si-O-Si基团排布、连接方式以及多型结构堆叠密度的关联性;从结构-发光的构效关系重新审视了(Gd,La)2Si2O7:Ce的辐射发光性质。该研究发现对于稀土双硅酸盐体系的稀土组分高熵结构调制和热学/光学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
2023
-
03
-
24
浏览次数:9
来源: 包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近日,由包头稀土研究院承担建设的国家稀土新材料测试评价行业中心通过工信部验收,进一步彰显了包钢集团强劲的科研实力和国家级科技服务平台建设能力。同时,国家稀土新材料测试评价行业中心的建成,对于加快我国稀土新材料产业健康发展,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强有力材料测试评价支撑具有重要意义。稀土新材料包括磁、光、电、热、催化等多种功能材料,是世界各国实施新能源战略、发展高新技术和国防尖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之一。新材料测试评价贯穿科研工作、中试生产、产品应用全过程,是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中心的建成将解决我国稀土新材料发展过程中‘有材不好用、好材不敢用’、权威测试评价服务供给不足的共性问题。国家稀土新材料测试评价行业中心是我国在材料领域设立的7个国家级测试评价行业中心之一。自2018年组织申报并获批筹建以来,包头稀土研究院紧扣国家新材料战略布局,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先进交通等国家重大工程领域对稀土新材料的需求,先后开展了测试评价能力、测试评价方法和标准、数据库、公共服务和资源共享等能力建设,助力稀土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经过4年建设,包头稀土研究院在包头、天津优化改造7000余平方米实验室,采购主体测试评价仪器设备近200台(套),研发多项关键共性技术,建设包含资源共享中心、电商平台和管理信息系...
发布时间:
2023
-
03
-
23
浏览次数:20
2023年3月17日下午,上海市稀土协会第三届第五次理事会会议在中科院微系统所会议室顺利召开,会议由张修江会长主持,到会理事人数符合章程规定的法定人数,监事会全体出席会议。理事会重点审议了协会2022年工作总结、2023年工作计划及具体实施方案、举办协会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方案等相关事宜,并一致通过上述内容,形成会议决议。会上,吴建思秘书长专门就协会十周年庆祝活动方案作了动员,他指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匆匆忙忙已十年,回顾过去,酸甜苦辣记忆犹新,往事历历在目,市稀土协会一路披荆斩棘,一路砥砺奋进,勇往向前,守正创新,充分发挥了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功能,遵守章程,遵循“服务企业、引领行业、助推产业”的服务宗旨,为推动上海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做出了贡献,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荣誉。本次十周年庆祝活动更加希望在座的各理事和监事积极踊跃参与并建言献策,要充分挖掘各自资源、人才、渠道优势及特点特长,弘扬达人精神,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利益共享,合作共赢共度佳节,发挥优势作用贡献智慧力量,协助协会贯彻落实相关活动的配套工作,靠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奋斗,把协会十周年庆祝盛会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张修江会长在讲话中指出,感谢大家百忙之中出席本次会议,也是协会疫情开放后第一次线下的会议,今天的会议总结了协会去年的工作,以及今年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尤其是稀土贸易专委会这方...
发布时间:
2023
-
03
-
20
浏览次数:86
来源:中国青年报工业界的期望,物理界的梦想所谓超导电性,是指材料在一定温度下电阻突然变为零的状态。这时,如果给超导体通入直流电,那么即使没有电压,超导体内的电流也不会衰减。除了零电阻性,超导体的另一个基本性质是完全抗磁性。超导体会把磁场完全排出体外,这种类似同极磁铁间斥力的作用,可以很容易地实现磁悬浮。另外,从医院用的核磁共振设备到受控核聚变的“托卡马克”,强磁场的形成也都要用到超导线圈。室温超导一旦成真,不但输电线的直流损耗可以被完全消除,而且获得磁场的难度和成本也会大幅度降低。到时,我们去医院做相关检查会变得廉价,日常的电能损耗可以大幅衰减,甚至可控核聚变也有希望提前实现。与工业界倾心于超导的广泛应用不同,物理学家更好奇超导本身的性质与成因。包括超导体在内的晶体材料中,有从原子到电子的许多因素会影响材料的物理性质。大多数物理现象,只由这些因素中的某几个支配,因此相对容易研究。但在超导的舞台上,几乎所有因素都是主角。它们纠缠在一起互相影响,再加上热运动造成的干扰,使得科学家们不仅难以实现室温超导,甚至几乎不可能进行精确的理论分析。因此,室温超导及其理论成为无数物理学家的梦想。科学家对室温超导材料的追求与探索,已经持续了100年。百年求索,五度诺奖在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专门授予超导领域的诺贝尔奖就有5次,其他与超导相关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更是数不胜数。1912年,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
发布时间:
2023
-
03
-
20
浏览次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