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澎湃新闻据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和西北大学官网消息,近日,经国际矿物学学会新矿物命名与分类专业委员会(IMA-CNMNC)审查、投票,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鹏副教授、姚薇博士(现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高级工程师)、杨文强工程师与其合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李国武教授团队、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毛景文院士等申请的新矿物通过审查,正式获得批准。新矿物的国际矿物学会编号为IMA2022-120,英文名为yuchuanite-(Y),中文名为毓川碳钇矿,矿物为缩写Ych-(Y)。该新矿物以中国工程院陈毓川院士的名字命名。陈毓川院士系我国著名矿床地质与矿产勘查学家。其于1934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镇,原籍宁波,1959年毕业于苏联乌克兰顿涅茨克工业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院士长期从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区域成矿规律、成矿预测研究及矿产勘查工作。在锡、钨、铁、铜、金等矿床,桂北、宁芜、南岭、阿尔泰地区及全国区域成矿规律、矿床成矿模式、矿床成矿系列研究领域和矿产勘查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据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介绍,现年89岁高龄的陈毓川院士正在组织编写新中国首套《中国矿产地质志》。据悉,毓川碳钇矿是由刘鹏副教授在粤东北玉水铜矿所发现。此前的2021年,刘鹏副教授等人也是在该产地发现新矿物景文矿(Y2...
发布时间:
2023
-
02
-
15
浏览次数:9
2023年2月13日上午,市稀土协会拜访了市工业商展公司,就今年的工作开展座谈交流,双方首先介绍了各自的情况,并详细针对工博会期间的相关活动,包括论坛、招展、新品发布会等工作内容作了部署,还就其他合作事宜进行了研究。大家表示会一如既往保持友好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为会员和客户提供满意的优质服务。出席会议人员有,市工业商展公司业务经理陈叶琪、赵春玲,市稀土协会秘书长吴建思、副秘书长崔中倪等。
发布时间:
2023
-
02
-
14
浏览次数:7
原创 麦姆斯咨询殷飞 MEMS与金刚石中与氮空位(NV)缺陷相关的电子自旋是一种可在室温下提供高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的磁场传感器,已经被用于研究纳米尺度的核磁共振,生物磁学、古地磁学和固体磁性,以及量子材料中的电流。这些应用大多数侧重于检测0~100 MHz频率范围内的磁场,其中一系列自旋控制技术可以实现高灵敏度、可调谐检测频率,而无需特定的电子自旋共振(ESR)频率。相比之下,微波范围(1~100 GHz)基于NV的传感,目前依赖使用磁偏置场将ESR调谐到感兴趣的频率。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
2023
-
02
-
14
浏览次数:7
来源:包头新闻网外观形似橡胶条,可以任意幅度弯折,且具有强磁性可粘贴至冰箱、汽车等金属外表面,这就是用包钢产锶铁氧体预烧料制成的粘结磁体,更令人惊奇的是,这种磁性材料源自包钢的“氧化铁皮”。谈起包钢集团与磁性材料的联系,为人熟知的是 “永磁之王”——钕铁硼永磁体。鲜有人知的是,除了磁圈“天花板”稀土永磁,包钢的另一种磁性材料——锶铁氧体预烧料,也以其优秀的产品性能和极高的性价比成为“包钢磁”品牌中一颗冉冉升起的产业明星。走进包钢西创铁鑫磁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鑫磁材”),原料区内堆成小山的“铁鳞”,也展示着生产锶铁氧体预烧料的原料正是此物。铁鑫磁材公司经理王敏介绍,所谓“铁鳞”,就是包钢各个轧钢厂都会产出的副产物“氧化铁皮”,原本是“废料”,现在成为制造锶铁氧体预烧料的主要原料。“原来生产磁性材料的重要原料是铁红,同样也是轧钢产线副产品之一,但是受到原料供应、品质问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铁鑫磁材将视角转向更易获得、存量更大的‘铁鳞’。”王敏说,值得关注的是,以“铁鳞”为原料生产锶铁氧体预烧料中试量产已经完成,并经过实验室剩磁、矫顽力、内禀矫顽力等多项检测,参数均高于预期目标值。从轧钢工序的副产品“氧化铁皮”到磁材行业广泛应用的锶铁氧体预烧料,固废资源化再利用一直以来都是包钢集团坚持绿色发展,走循环经济之路的重要抓手。记者了解到,氧化铁皮作为包钢集团的固废资源,每年产量近30万吨...
发布时间:
2023
-
02
-
13
浏览次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