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子工程专辑东芝公司公布了光致发光技术的突破,这是一种新型荧光粉,在聚合物或有机溶剂中具有出色的溶解性,在可见光下呈透明无色,并在紫外线下发出持久的红光,具有出色的色纯度和六倍于当前荧光粉的发光度。这些特性在 LED 照明、显示器、深紫外线传感、安全印刷和农药残留测试等领域开辟了许多潜在应用。 磷光体是一种物质,它从光源(例如紫外线或可见光)吸收能量,并通过发射彩色光来释放该能量。磷光体常用于 LED 照明和显示器,以及防伪印刷。然而,在微型和微型 LED 照明和显示器领域,所使用的芯片非常小,通常使用的无机荧光粉具有有限的色彩再现能力和发光强度。这些荧光粉也是不溶性的,以细小颗粒的形式存在,当用于防伪印刷时,印刷图案变得依稀可见,具体取决于视角和曝光量。东芝的新型荧光粉克服了这些问题。东芝将其光致发光研究重点放在新型镧系元素发光络合物上。该公司开发了一种专有的分子设计方法,并用它来结合具有两个或更多氧化膦结构的标准 Eu(III) 发光络合物的离子,包括东芝最近发现的支链四氧化四膦配体。这创造了一种新的结构,该结构高度可溶,具有出色的透明度,并成功地增加了发光强度以实现高色纯度和持久发光。分子设计方法还有可能创造出当应用于不同的发光复合物时发出不同颜色光的荧光粉。武汉大学研究团队实现24.1%高效率钙钛矿近红外发光LED近年来,近红外发光和探测器件在...
发布时间:
2022
-
12
-
27
浏览次数:11
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武器装备等领域对材料轻量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许多部件/构件的服役温度逐渐跨越到250℃-400℃范围内,轻质、高强、耐热的新型金属材料应用潜力巨大。但不幸的是合金的耐热温度一般地与其熔点和比重正相关,即熔点越高、比重越大其耐热温度越高,反之亦然,因此轻质低熔点耐热合金的研发就成为了金属材料领域国际竞争的焦点之一。相对于其它金属材料,铝合金是在该温度范围内使用最具竞争力的一类高强轻合金材料。但是传统铝合金中赖以强化的纳米沉淀相颗粒在200℃以上温度将会发生严重的粗化,使其对基体的强化效果损失严重;特别是在施加外力的高温蠕变工况下,传统铝合金材料将发生快速软化、导致最终结构失稳。如何提高纳米沉淀相颗粒的热稳定性、进而改善高强铝合金的抗高温蠕变性能,是铝合金甚至轻合金体系的国际性科学与技术难题。阅读原文
发布时间:
2022
-
12
-
27
浏览次数:6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在磁光力混合系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的董春华教授研究组将光力微腔与磁振子微腔直接接触,证明该混合系统支持磁子-声子-光子的相干耦合,进而实现了可调谐的微波-光波转换。该研究成果于2022年12月9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hysics Review Letters》。不同的量子系统适合不同的量子操作,包括原子和固态系统,如稀土掺杂晶体、超导电路、钇铁石榴石(YIG)或金刚石中的自旋。通过将声子作为中间媒介,可以实现对不同量子系统的耦合调控,最终构建能发挥不同量子系统优势的混合量子网络。目前,光辐射压力、静电力、磁致伸缩效应、压电效应已被广发用于机械振子与光学光子、微波光子或磁子的耦合。这些相互作用机制促进了光机械领域和磁机械领域的快速发展。在前期工作中,研究组利用YIG微腔中的磁振子具有良好的可调谐特性,结合磁光效应实现了可调谐的单边带微波-光波转换(Photonics Research 10, 820 (2022))。但是由于目前磁光晶体微腔的模式体积大、品质因子难以进一步突破,从而限制了磁光相互作用强度,导致微波-光波转换效率较低。相比之下,腔光力系统虽已实现高效的微波-光波转换,但由于缺乏可调谐性,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限制。该工作中,研究组开发了一种由光力微腔和磁振子微腔组成的混合系统。系统中可以通过磁致伸缩效应对声子进行电学操控,也...
发布时间:
2022
-
12
-
21
浏览次数:9
来源:新浪科技随着电子器件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单一功能的材料不再能满足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新型固溶体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性在材料的多功能化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尤其是Ca-Ln-Nb-M-O(Ln为镧系元素,M=Mo或W)基材料,可根据成分设计为单相固溶体,其固溶结构有着很高的结构容忍度和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同时该固溶结构也使得元素分布更加均匀。然而,目前对Ca-Ln-Nb-M-O基材料研究的仅集中在单一的电性能或发光特性上,阻碍了其在多功能器件领域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疆理化所敏感材料与器件团队设计出了一种集光致发光与热敏特性于一体的多功能耦合陶瓷。通过调制Ca-Eu-Nb-Mo-O固溶成分比例被证明能够改变白钨矿基固溶体的晶体结构、进而引起电输运性质以及光致发光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固溶体成分的比例进行结构调制,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电阻率来调节电性能、拓宽应用温区;而且由于Eu3+的引入,还可以引入发光特性,所有的陶瓷都表现出强烈的红色光致发光。该陶瓷材料表现出的光致发光和半导体特性为光-电多功能耦合陶瓷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有望在近紫外发光二极管和高温热敏电阻领域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陶瓷学会会志》(J. Am. Ceram. Soc.)上,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为第一完成单位,硕士研究生孙皓为第一作者,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张博研究员和长春应用化学研...
发布时间:
2022
-
12
-
20
浏览次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