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


来源: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随着航空发动机向高涵道比、高推重比、高涡轮进口温度方向发展,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工作温度越来越高。其中,对发动机热端部件温度的快速监控和及时预警是研发高性能发动机不可或缺的技术保障,因此开发高性能高温温度传感器对推动航空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传统高温测控用的铂电阻和热电偶,低成本、小体积、快响应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被认为是下一代先进高温温度传感器的理想选择。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针对热敏陶瓷应用上限温度低以及高温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高熵策略设计合成了具有高上限温度和高温稳定性的Ln3NbO7(其中 Ln=Dy-Lu)基高温热敏陶瓷,阐明了晶格畸变形式对NbO6八面体倾斜以及偏心Nb阳离子偶极相互作用的调控机制,揭示了构型熵和尺寸无序对陶瓷微结构的影响规律,利用定制高密度对称拉伸压缩应变解决了NbO6八面体倾斜和偏心Nb阳离子偶极相互作用引起的稳定性退化问题。制备出(Ho0.2Er0.2Tm0.2Yb0.2Lu0.2)3NbO7陶瓷不仅具有接近理论极限的测温范围(350~ 1600 ℃),还能够在1600℃的高温下保持优异灵敏度和长期高温稳定性——1600 ℃老化400小时后电阻漂移率小于1 %。相关成果为设计具有高测温上限和高温稳定性好的高温热敏陶瓷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材料化学杂志》(J. Mater. Chem. A. 2...
发布时间: 2024 - 08 - 16
浏览次数:94
...


来源: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所新型有机-无机杂化锰卤化物(OIMnHs)发光材料因其优异的光学性能、良好的加工性、低成本和低毒性等优点而备受瞩目。与全无机锰基或锰掺杂发光材料相比,OIMnHs结合了A位有机阳离子和Mn2+发光中心的优点,具有结构和功能多样化的特点。通过对有机阳离子的功能化设计和锰卤多面体的结构调控,可获得系列具有高效光致发光、高能射线辐照发光、力致发光和圆偏振发光的OIMnHs。这些优异的光学性能使得OIMnHs在发光二极管、X射线闪烁体、多模态荧光防伪及荧光传感等领域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OIMnHs在材料制备、新结构创制、光学性能设计及光电应用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陈学元/郑伟团队和福州大学李凌云教授合作,在《先进材料》发表题为“Unlocking the Potential of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Manganese Halides for Advanced Optoelectronic Applications”的综述论文,系统总结了有机-无机杂化锰卤化物发光材料及其光电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图1)。团队首先介绍Mn2+离子在不同晶体场环境下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随后,从有机分子电子能级、结构基元、Mn2+离子间距调控等方面深入分析阐述了如何设计发光效率高、稳定性好的OIMnHs发光材料...
发布时间: 2024 - 08 - 15
浏览次数:94
...


来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高压极端条件可以创造常压难以形成的新结构,赋予材料新的功能特性,为实现和拓展满足特殊需求的材料构效提供独特机遇。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靳常青团队长期开展高压极端条件新材料制备及功能研究,设计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的高压、低温、强场和激光在位加热联合实验装置,可进行超高压高温合成和在位物性表征。运用以上极端条件技术,他们相继揭示了系列高压诱的极端条件材料构效,包括关联体系、拓扑、聚合物等新兴功能材料体系(PNAS 116, 12156(2019); NPG Asia Materials 11, 60(2019); Angew Chem Inter 59, 8240(2020);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 747(2021); Nature Communications 13, 5411(2022); Chem. Mater. 34, 97(2022); Advanced Materials 34, 2106728(2022); Advanced Materials 35, 2209759(2023)).高压富氢化合物的理论预测和实验发现引发了对新型富氢化合物材料和超导的研究。靳常青团队近期相继独立实验合成发现210K以上的钙基富氢超导材料(Nature Communication...
发布时间: 2024 - 08 - 14
浏览次数:123
...


来源:科学网近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黄锦海、周行涛团队与上海理工大学教授李贵生团队合作,研发了一种新型纳米酶,可有效清除眼部过量的活性氧,加速角膜上皮修复,促进泪液分泌和眼表稳态恢复,为干眼症的干预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干眼是一种极常见的眼科疾病,临床表现为眼干、眼痛等不适症状,全球发病率在5.28%至33.7%之间。干眼患者的眼表在过量活性氧的持续破坏下,宛如一片干裂的“荒漠”。研究团队受“生态园丁”灵感的启发,融合前沿的纳米生物材料技术,基于眼表屏障特点与工程化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生态园丁”——超小型(2-3纳米)铈基金属有机框架(Ce-MOFs)纳米酶。Ce-MOFs纳米酶凭借其超小粒径优势,能有效穿透眼组织,进入常规药物难以到达的深部组织,更充分地发挥抗氧化作用,实现了无创且高效的干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与转化前景。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dfm.202307569
发布时间: 2024 - 08 - 14
浏览次数:99
3064页次78/766首页上一页...  73747576777879808182...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