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有色网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资源国、消费国、出口大国。稀土被素有“工业黄金”之称,据权威机构统计的数据,中国以36%的稀土资源,满足世界稀土资源85%的需求。而“三稀”矿产是未来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这些稀有矿源以其独特的性能,对推动我国产业链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三稀矿是稀土、稀有和稀散资源的统称,这些矿产将是未来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导弹火箭、原子能、半导体、电子技术、特种钢材、超级合金、军工等众多领域,是关乎国家命脉所必需的金属材料,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就将稀土定位为战略资源,因为当时发现少,稀土确实是被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从1998年开始,国家启动稀土产品出口配额制度,但中国稀土低价出口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扭转,2005年前后,稀土价格低至每公斤16元,被媒体戏称为“比猪肉还便宜”。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对稀土是一种“稀缺资源”的认识,对三稀矿的开采都有一套完整的指标。
截止2009年底,我国已经查明稀土资源储量达8396万吨,约占世界总量的36%。而稀土之所以带土字,主要因为稀土元素的英文带土字。不过,虽然稀土不是土,但也是来自于“泥土”,稀土也可以改善土壤的性能,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2015年中国稀土矿产品产量10.5万吨,占世界的85%,生产的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抛光材料等均占世界的70%以上;消费量6.5万吨,占世界的65.0%;出口量3.5万吨,占世界的90%。
2016年,广西地质队发现一特大型稀土矿床,圈定了16个稀土矿体,资源总量可供年产达200万吨,矿石连续开采在100年以上。该矿普查成果被中国地质学会评为2016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
该项目于2011年开展普查工作,于2015年6月提交成果报告。共圈定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体16个,探获一批工业稀土矿资源量,达到特大型稀土矿床规模。此次新发现的稀土矿床,将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2019年,我国制定了今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计划。2019年度第一批稀土总量控制计划按2018年度指标的50%下达,分别为60000吨、57500吨。其中离子型稀土矿指标9575吨,岩矿型稀土矿指标50425吨。第一批钨精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49835吨。
稀土资源以轻稀土为主,最有国家战略的“工业黄金”,重稀土资源占比不到1%。其稀土资源分布集中,具有“北轻南重”的特点,轻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四川凉山等地区,重稀土矿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福建龙岩等南方地区。经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预测资源潜力3.6亿吨,主要分布在四川、内蒙古、广东、江西老等地。
我国稀有金属资源较为丰富,查明资源储量均位居世界前列,但锆、铪、铯资源短缺,国内需求主要依靠进口。稀散不金属在地壳中的明显低于稀土、稀有金属和“大金属”,甚至要低几个数量级,但并不是绝对不能富集。
在世界高科技产业链的运用中,三稀矿更是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核心资源。未来国际资源竞争,将从大宗支柱矿产转向三稀矿产,让三稀是支撑我国占领科技和经济制高点的关键资源。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全球对“工业黄金”资源也在不断下降,主要矿区资源加速衰减。采富弃贫、采易弃难、资源浪费等问题突出。有的矿区还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等情况,甚至形成部分山体滑坡、河道堵塞、突发性环境污染等事件。
总之,三稀元素的物理、化学特点决定了其工业应用的广阔前景;三稀元素的地球化学特点决定了其资源评价和开采开发的独特性;三稀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转方式调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独特地位。国家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优势矿产资源,2019年继续对稀土矿、钨矿实行开采总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