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时报
美国斯坦福大学Hongjie Dai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使用超亮近红外IIb(NIR-IIb)稀土纳米颗粒对免疫疗法进行体内分子成像。相关论文2019年9月30日在线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
研究人员开发了生物相容性的立方相(α相)-基稀土纳米粒子(ErNPs),在大约1600 nm处显示出明亮的下转换发光,用于小鼠癌症免疫疗法的动态成像。研究人员使用带有抗PD-L1(程序性细胞死亡1配体-1)抗体的交联亲水聚合物层功能化的ErNPs在结肠癌小鼠模型中对PD-L1进行分子成像,并实现了肿瘤至正常组织信号比约为40。ErNPs的长发光寿命(约4.6μms)可实现在同一1600nm窗口内发射的ErNPs和硫化铅量子点的同时成像。
PD-L1和CD8的体内NIR-IIb分子成像显示,在肿瘤微环境中对免疫疗法的响应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并且由于免疫激活而改变了肿瘤和脾脏中的CD8信号。交联的功能化层可在2周内促进90%的ErNP排出体外,并且在小鼠中没有可检测到的毒性。
据介绍,NIR-IIb(1,500–1,700nm)窗口是哺乳动物深层组织光学成像的理想选择,但缺少明亮且生物相容的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