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地化所碳酸岩型稀土矿床中成矿流体研究取得进展

日期: 2021-11-15
浏览次数: 9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是重要的稀土矿床类型,贡献了世界稀土一半以上的资源总量。研究表明,富含稀土元素以及H2O、CO2、F、Cl、S等挥发分的碳酸质岩浆通过持续的分异演化以及后续的富稀土流体出溶,是导致这类矿床形成的重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稀土元素在岩浆热液流体中高效迁移、沉淀对成矿至关重要,且主要受控于流体的性质(成分、温度等)。因此,定量确定成矿流体性质对理解该类矿床稀土成矿机制有重要意义。相比于其他岩浆-热液矿床成矿流体较为简单的H2O-(CO2)-NaCl体系,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成矿流体除Cl-外,还含有大量SO42-、CO32-、PO43- 等离子,体系较为复杂。通过显微测温观察、传统的压碎(爆破)-萃取法以及单个包裹体LA-ICP-MS定性分析等手段,科研人员推断该类矿床的成矿流体可能为富硫酸盐体系。但相关研究对成矿流体中各组分普遍缺乏定量的限制(如硫酸盐矿物的含量、种类等),且大多仅针对成矿中后期的流体包裹体,对早期成矿流体性质仍缺乏系统约束,制约了对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成矿过程的完整把握。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室博士后张伟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对冕宁-德昌稀土矿带大路槽稀土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的萤石、石英以及氟碳铈矿中流体包裹体开展了系统岩相学、显微测温以及高精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并对早期富子晶的流体包裹体开展详细的拉曼扫面分析。 

该研究确定大路槽稀土矿床成矿过程可以分为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三个阶段。其中,成矿前阶段主要发育含子晶高盐度包裹体和富CO2包裹体(Fig. 1a-f),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别为459->600 ℃ 和470-538 ℃。成矿阶段发育含子晶高盐度包裹体、富CO2包裹体以及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Fig. 1g-h),其中含子晶高盐度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47-320 ℃、富CO2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40-285 ℃,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36-327 ℃。成矿后阶段包裹体类型与成矿阶段一致(Fig. 1i),含子晶高盐度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32-307 ℃、富CO2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25-280 ℃,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31-315 ℃。

该研究定量确定不同阶段流体组分及变化特点。拉曼扫面分析结果表明,成矿前流体包裹体中子晶以硫酸盐为主(92.3%),包括无水芒硝、钾芒硝、重晶石等,并含有少量的碳酸盐(4.4%)和NaCl(3.1%)。在包裹体升温过程中,子矿物消失温度明显低于气泡消失温度,包裹体最终均一至液相,形成富硫酸盐的流体。此外,拉曼光谱分析在晚期富液相水溶液流体包裹体中也检测到硫酸根离子,进一步说明硫酸盐是大路槽稀土矿床成矿流体中的主要盐类。这些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在成矿流体中主要与SO42-形成络合物进行搬运,并伴随了整个稀土成矿过程。 

该研究确定降温是导致大路槽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沉淀的主控因素。流体中稀土元素的沉淀是通过破坏稀土-硫酸盐络合物的稳定性而达成,通常受控于流体压力、温度、pH值或体系化学组成的变化等。成矿前阶段演化至成矿阶段的温度明显降低,是促进该矿床稀土沉淀的主要因素,这可能与流体中稀土-硫酸盐络合物的溶解度显著降低有关。而其它可能的机制如流体混合抑或水-岩反应等导致的相关参数变化,对大路槽稀土矿床中稀土沉淀的影响较小。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04 - 25
    点击次数: 18
    来源: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在深空深海等极端环境下,核电池可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太阳能实现长时间电力供给。随着深空深海探测任务(火星探测、极地信标等国家重大需求)的不断深化,同位素热光伏电池(RTPV)成为有潜力实现千瓦级大功率输出的核电池首选。目前,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在RTPV系统开发上处于领先地位,而我国在该领域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在RTPV系统中,选择性发射体是决定能量转换效率的关键器件...
  • 2025 - 04 - 25
    点击次数: 19
    来源: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过渡金属通常具有亲电性,呈现正价态。负价过渡金属配合物较为罕见,需要电子受体配体的支撑才能相对稳定,如铁族金属羰基配合物阴离子[Ni(CO)3]2-,此时过渡金属的价态仅为形式负价。即便如此,含形式负价的过渡金属配合物通常难以在常温固相条件下稳定存在,因此缺少过渡金属负价态的明确光谱学证据(X射线吸收光谱),限制了对过渡金属特殊负价态和亲核性的认识。近日,北京大学施祖进联...
  • 2025 - 04 - 24
    点击次数: 39
    来源: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选择性发射体是决定放射性同位素热光伏(RTPV)系统能量转换效率的关键部件之一。开发具有高选择性发射率、高光谱效率和优异高温稳定性的选择性发射体可以有效提高RTPV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服役寿命。为了调节选择性发射率和光谱效率,制备了一系列与GaSb半导体匹配的Er(Ta1-xNbx)O4 (0≤x≤0.2)选择性发射体。所制备的Er(Ta1-xNbx)O4 (0≤x≤0...
  • 2025 - 04 - 24
    点击次数: 37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吕红金课题组在多金属氧簇导向的银团簇合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Wearing Gigantic Silver Armor on Transition-Metal-Containing Polyoxometalates: Formation of Supertetrahedral Intercluster Compounds”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化学期刊《A...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