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储氢蓝图 未来“氢”“稀”可见——稀土院加快储氢材料攻关掠影
日期:
2022-10-13
浏览次数:
21
在稀土院储氢中试车间顶棚上,摆放着一排排光伏发电太阳能板,是单纯推广、使用绿色能源,还是科研人员又在搞什么新花样?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进稀土院寻找答案。众所周知,光伏/风力发电虽然是清洁能源,但可控性差、地域限制和无法储存始终制约着其发展。近年来,科学家积极寻找科学有效的可再生能源转化技术和储能载体,氢能产业进入人们的视野。氢能是国际公认的高效二次清洁能源,可应用于能源、交通、工业生产等众多领域,如果在风能、太阳能富裕时通过技术手段转化成氢能形态储存起来,需要时再转移、释放,这样的绿色“能源银行”既能解决能源浪费,还能发挥出1+1>2的环保效应。在“双碳”政策背景下,我国已将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列为“十四五”期间能源技术装备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但由于氢通常以气态存在,易燃、易爆、易扩散,对存储和运输条件要求异常苛刻。寻求安全、高效的储氢方法或材料,成为发展氢能产业的关键。固态储氢相较于高压气态、液态储氢,具有体积储氢密度高、工作压力低、安全性能好等优势,是未来高密度安全储存利用氢能的发展方向。稀土院已在储氢领域已默默耕耘了40余年,从最初的电化学储能研究方向,到近些年发展势头强劲的稀土固态储氢材料,稀土院已获授权国际专利2项,国内发明专利20余项。包钢储氢产业的未来“氢”“稀”可见。稀土储氢材料可在较低温度下吸放氢气,且体积储氢密度高,使用更加安全,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功能材料和能源材料。2021年7月,由稀土院牵头的“高能量密度稀土储氢材料及其可再生能源储能转换技术示范工程”项目,正式在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立项。项目围绕“科技兴蒙”支持的重点领域——稀土、氢能、储能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最终将实现通过应用稀土储氢材料和燃料电池技术,利用氢能及储能产业技术转化消纳风能、太阳能,满足国家发展风力、光伏电能的“削峰填谷”储能需求,同时实现系统热电一体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设备运行稳定性。如何解决风、光、氢、电、热互补且高效稳定运行是项目的关键。经过前期理论、实验验证,稀土院联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内蒙古稀奥科镍氢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打通技术关卡。今年春季,稀土院在储氢中试车间安装了60千瓦光伏发电太阳能板。稀土院储氢材料组长李宝犬说:“项目联试还没完成,就已经有能源公司找上门来想要开展合作,项目前景超出我们的预料。”项目组计划在11月初对其余设备系统进行联调联试,李宝犬对联试工作期待且自信,他说:“我们这项科研成果可以多种‘变形’,能以‘技术包’的形式应用在氢能产业的多个环节,产品既可以是储氢技术,也可以是氢燃料或镍氢动力电池等产品,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能提供什么,而且环保价值突出,将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符合国际低碳发展的大趋势。”目前白云鄂博丰富的轻稀土资源中,镨、钕元素供不应求受到市场热捧,而伴生的镧、铈元素相对过剩。如何让多种稀土元素协同发展,这不仅仅是白云鄂博矿面临的现实问题,更是稀土全行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征途中必须攻克的难关。在今年第十四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专家提出要加强稀土资源综合平衡利用研究,加大镧、铈利用和中重稀土开发利用的力度,这与稀土院储氢材料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目前稀土院储氢材料研究主要以镧、铈等轻稀土元素为主要原料,“高能量密度稀土储氢材料及其可再生能源储能转换技术示范工程”项目获得了2022年自治区第一批科技重大专项资金支持。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势必将加快稀土院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抢占发展主动权,并为我国提升稀土资源经济价值和战略优势再加码、再升级。志在千里,未来可期。国家氢能产业发展蓝图已绘就,能源安全意义重大,稀土储氢材料被寄予厚望,如何实现氢能产业与稀土产业联动、协同发展,完善我国能源结构,并在新赛道上再现稀土行业龙头企业的科研实力,稀土院将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4
-
11
-
28
点击次数:
1
来源:市经信委11月27日上午,市经济信息化委组织的新闻通气会上介绍,2024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将于12月1日至3日在上海举行。截至目前,上海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达11466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857家。2024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主会场设在张江科学会堂。届时,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上海市领导将出席大会并致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等国家有关部委、全国36个省市中小企业...
2024
-
11
-
28
点击次数:
3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研究团队在Tm:GdScO3脉冲激光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an actively Q-switched Tm:GdScO3 slab laser at 2 μm band”为题发表于Physica Scripta。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通知全文↓↓↓↓↓↓阅读原文
2024
-
11
-
27
点击次数:
74
来源:厦门钨业日前,厦门钨业(600549)稀土光电晶态材料研究所在采用泡生法生长大尺寸BGO闪烁晶体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项目团队借鉴泡生法生长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的成功经验,克服了包括两元组分偏离化学计量比导致的晶体着色问题、温场不均匀引起的毛坯形状扭曲等生长缺陷,通过不断优化坩埚几何要素、温度场和生长参数,成功生长出无色透明的BGO闪烁晶体。这一技术突破标志着厦门钨业在晶体生...
2024
-
11
-
27
点击次数:
57
来源:化学加在材料科学领域,组装研究显著推动了将分子基元转化为具有新特性和功能的新材料。通过精巧的自组装,研究人员能够实现一些在分子层面上不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特性,例如将非手性分子组装成手性结构、使同一发光分子在不同组装状态下表现不同的发光特性、以及实现室温磷光和聚集诱导发光等。这些突破在化学传感、分子封装、光学编码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相关组装研究中,稀土发光配合物尤其引人注目。这类配合物将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