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物构所在稀土纳米材料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精准诊疗中取得新进展
日期:
2022-12-12
浏览次数:
4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号称“不死的癌症”,是一种慢性、持续进展性自身免疫炎症疾病。如果症状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2年的致残率可高达5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RA高灵敏度诊疗探针的开发和应用,有助于精准监测RA的病情发展,并实现RA的高效治疗,是目前RA诊疗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近红外纳米荧光成像探针在RA诊疗领域显示出巨大应用潜力。相比于传统的荧光纳米诊疗探针,稀土近红外长余辉纳米材料是一种在外部光源停止激发后,仍具备持久发射近红外光能力的一类材料。这类材料在成像过程中不需要外部光源,能够实现激发和成像相分离,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稀土长余辉纳米材料所具有的这种高灵敏成像特性使其在成像引导的RA精准治疗领域具有独特优势。鉴于此,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张云团队利用长余辉成像无背景荧光干扰的特性,实现了高灵敏成像引导的RA精准治疗和对愈后疗效的评估。研究团队通过模板法合成了Cr3+和Y3+共掺杂的稀土长余辉纳米材料Zn1.3Ga1.4Sn0.3O4:Cr3+Y3+,将临床药物甲氨蝶呤(MTX)和近红外光响应分子吲哚菁绿(ICG)包载于纳米材料中,同时赋予该材料靶向释药能力,将其成功构建为一种具有NIR/pH双响应响应释药机制的靶向纳米诊疗探针。在佐剂诱导的RA小鼠模型中,该诊疗探针能够有效靶向到RA病变部位,并对其进行高灵敏度成像,同时基于这种高特异性、高灵敏度余辉成像模式指导的精准治疗,实现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高效治疗。综上所述,该工作提供了一种高效且非侵入性的RA诊疗策略,对有效监测和控制RA的发展进程和优化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成果以研究论文形式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Adv.Sci.2022,DOI:10.1002/advs.202205320),第一作者是物构所博士生王若平,通讯作者是史俊朋副研究员和张云研究员。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4
-
11
-
28
点击次数:
1
来源:市经信委11月27日上午,市经济信息化委组织的新闻通气会上介绍,2024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将于12月1日至3日在上海举行。截至目前,上海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达11466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857家。2024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主会场设在张江科学会堂。届时,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上海市领导将出席大会并致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等国家有关部委、全国36个省市中小企业...
2024
-
11
-
28
点击次数:
2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研究团队在Tm:GdScO3脉冲激光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Output characteristics of an actively Q-switched Tm:GdScO3 slab laser at 2 μm band”为题发表于Physica Scripta。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通知全文↓↓↓↓↓↓阅读原文
2024
-
11
-
27
点击次数:
74
来源:厦门钨业日前,厦门钨业(600549)稀土光电晶态材料研究所在采用泡生法生长大尺寸BGO闪烁晶体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项目团队借鉴泡生法生长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的成功经验,克服了包括两元组分偏离化学计量比导致的晶体着色问题、温场不均匀引起的毛坯形状扭曲等生长缺陷,通过不断优化坩埚几何要素、温度场和生长参数,成功生长出无色透明的BGO闪烁晶体。这一技术突破标志着厦门钨业在晶体生...
2024
-
11
-
27
点击次数:
57
来源:化学加在材料科学领域,组装研究显著推动了将分子基元转化为具有新特性和功能的新材料。通过精巧的自组装,研究人员能够实现一些在分子层面上不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特性,例如将非手性分子组装成手性结构、使同一发光分子在不同组装状态下表现不同的发光特性、以及实现室温磷光和聚集诱导发光等。这些突破在化学传感、分子封装、光学编码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相关组装研究中,稀土发光配合物尤其引人注目。这类配合物将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