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科研国家队:你尽管想象 我负责实现——稀土院助推科研成果转化纪实

日期: 2023-03-14
浏览次数: 6

来源: 北方稀土


在仅仅15名技术、生产人员,占地不足百平米的稀土院高纯稀土金属靶材中试产线,生产着一种高纯度的稀土金属镱靶材,其具备可实现屏幕折叠的同时,还能降低能耗、提高屏幕分辨率和饱和度的产品特性,受到了众多手机、智能电视厂商的追捧,每年创造销售额上千万元、利润高达300余万元。

近年来,稀土院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厚植创新动能,努力破解稀土产业科学技术难题,竭力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研发转向产业化生产,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硕果累累,成为“稀土产业梦想实践家”,为稀土行业发展注入延绵不绝的生机与活力。

跨越“达尔文死海”

从技术发明到应用、中试放大、批量生产,需要长时间的反复验证和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个科研机构和企业两头都不愿触碰的中间地带犹如技术转化的“达尔文死海”。经过几十年的研发沉淀和科研人员的不断探索创新,稀土院积累了大量的关键技术和科研成果亟待转化落地。2013年,稀土院建成我国稀土行业第一个“稀土新材料中试基地”,决心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长期难题,跨越科技研发和产业转化之间的巨大鸿沟。

李泉每天都“泡”在稀土磁性材料中试生产线,作为项目负责人,他需要第一时间了解生产情况、做好生产数据分析、完善产线工艺,针对不同牌号磁体,分工序安排好生产工艺。旁人眼中,这条将科研优势、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的中试线,是北方稀土磁性材料产业发展的未来。

在已取得的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磁体多项技术成果基础上,稀土磁性材料中试线通过自主设计多极聚合磁场成型技术,优化成分与制备工艺,开展烧结辐射磁环开裂与变形抑制技术研究,突破中试化瓶颈,可生产应用于高精度智能制造核心部件——烧结辐射磁环等一系列中高端产品,实现了从原料端到终端应用的跨越,为延伸北方稀土磁性材料产业链打下了稳固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由上游迈向下游,李泉说:“稀土院有许多宝贵的科研成果和解决行业难题的关键技术,中试基地就是助力实验室技术落地的孵化器和培养皿。我们也朝着这一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成果转化工作,多多培育‘高新尖特’产品和技术向产业端延伸,进一步提升稀土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截至目前,稀土院中试基地已建立起高纯稀土金属靶材、稀土合金材料、PVC稀土复合稳定剂、稀土磁性材料四条中试生产线,形成先进完善的生产、测试装备条件,解决了一批稀土新材料产业化和应用技术难题,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面向社会开放的稀土中试平台,多项科技成果、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

“激励”与“减负”并行

2021年10月,稀土院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PVC稀土助剂项目”打通了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北方稀土瑞泓公司依托其完善的科研成果和中试线产业化经验揭牌成立。稀土院也以此为契机,迈出了科研成果转化对科研团队实施股权激励的第一步,拿出17.5%的股份用于激励参与项目研发和转化的科研、技术人员,并以稀土院天津分院“稀土断热剂产业化”项目为试点,开展项目收益分红激励工作,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动能和热情,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不仅如此,稀土院响应国家号召,为科研人员“减负”,将科研与生产分开,摘掉科研人员头上的经济指标,轻装上阵做好稀土前沿研究,也让生产技术人员心无旁骛做好工艺、产线升级,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稀土院还出台了《稀土院科技开发管理办法》《稀土院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等管理办法,形成一系列“科研成果转化手册”,从思想上、制度上、行动上全力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规范转化、安心转化。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4 - 11 - 27
    点击次数: 51
    来源:厦门钨业日前,厦门钨业(600549)稀土光电晶态材料研究所在采用泡生法生长大尺寸BGO闪烁晶体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项目团队借鉴泡生法生长大尺寸蓝宝石晶体的成功经验,克服了包括两元组分偏离化学计量比导致的晶体着色问题、温场不均匀引起的毛坯形状扭曲等生长缺陷,通过不断优化坩埚几何要素、温度场和生长参数,成功生长出无色透明的BGO闪烁晶体。这一技术突破标志着厦门钨业在晶体生...
  • 2024 - 11 - 27
    点击次数: 55
    来源:化学加在材料科学领域,组装研究显著推动了将分子基元转化为具有新特性和功能的新材料。通过精巧的自组装,研究人员能够实现一些在分子层面上不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特性,例如将非手性分子组装成手性结构、使同一发光分子在不同组装状态下表现不同的发光特性、以及实现室温磷光和聚集诱导发光等。这些突破在化学传感、分子封装、光学编码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相关组装研究中,稀土发光配合物尤其引人注目。这类配合物将稀土...
  • 2024 - 11 - 26
    点击次数: 96
    来源:清华大学出版社学术期刊1、导读本工作通过快速烧结合成8组元高熵稀土钽酸盐(8RE1/8)TaO4,与单组分稀土钽酸盐和8YSZ相比,(8RE1/8)TaO4在1200 ℃时的本征热导率分别降低了30.0%~31.1%和59.2%~67.5%,并且在100至1200 ℃的整个温度范围内都表现出较低的本征热导率。这是声子-声子、晶界、畴界、位错和缺陷散射的结果。此外,(8RE1/8)TaO4的离...
  • 2024 - 11 - 26
    点击次数: 97
    来源:云南大学近日,云南大学胡万彪团队(现代工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电镜中心/云南省电磁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Atomic-level direct imaging for Cu(I) multiple occupations and migration in 2D ferroelectric CuInP2S6”的研究论文。二维范德华铁电材料因...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