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氢科学重点实验室
2023 年 4 月 13 日,受上海交通大学委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在上海西郊宾馆组织召开了“镁基固态储运氢材料与技术”科技成果评价会议。该成果由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完成。
本次会议邀请了钢铁研究总院干勇院士、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凌文院士、深圳大学谢和平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彭寿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董绍明院士、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杨为民院士、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长贾明星教授、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张深根教授、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总裁魏炜高级工程师、上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兵兵高级工程师组成评价专家委员会。干勇院士担任评价委员会组长,凌文院士担任评价委员会副组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二级巡视员张文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新材料处处长陆寅、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奚立峰、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主任丁文江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小勤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孙宝德教授等出席了评价会。评价会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监事长张洪国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院士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对出席评价会的各位专家、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氢能产业发展的风口上,发展氢能是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国家战略的重要途经,如何安全高效的储存与运输氢气,是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氢科学中心主导的镁基固态储运氢技术契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用创新的技术方式解决了氢能战略发展的核心难题,创新成果非常突出。希望氢科学中心立足氢科学领域基础研究,为氢能找到更好的应用场景。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奚立峰指出,今天的成果评价会既是对我校氢科学领域科技创新成绩的充分肯定,又是对我校今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有力鞭策。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氢能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并大力支持围绕氢科学技术的产学研合作交流,发挥高校在氢能人才培养和氢能产业发展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也恳请各位专家、嘉宾,对本科技成果积极建言献策,共同促进氢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副主任邹建新教授进行了成果汇报。邹教授首先通过一段《镁基固态储氢车》视频介绍了镁基固态储氢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技术优势,随后详细汇报了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成果、知识产权、技术对比和前景展望等。
评价委员会专家认真听取了科技成果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专家组对成果的技术创新程度、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程度、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技术重现性和成熟度、技术创新对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作用、经济或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独立评价,对成果的后续改进及拓展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最终形成了评价结论。
该技术完全自主创新,突破了镁基储氢材料应用的多项难题:开发了免活化快速吸放氢和可控水解的核壳镁基储氢材料;采用第二相分散多孔镁基储氢块体材料的方式提升了合金的吸放氢循环性能;提出了用于流体换热式镁基固态储运氢装置的氢热耦合模型,成功优化了大型储运氢系统,推进了镁基储氢材料实用化进程。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具有显著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为推动镁产业和氢能技术进步,实现我国双碳目标贡献了力量。
专家组得出综合评价结论:项目开发的镁基固态储运氢材料与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主任丁文江院士指出,固态储氢是极具发展前景的储氢技术,如何进一步提升和深化固态储氢的应用场景,战略意义重大。需要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变自立为自强。
“镁基固态储运氢材料与技术”成果评价会圆满结束。此次成果评价会议为专家和学者们提供了交流和分享最新氢科学技术进展的机会。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将深耕氢科学领域基础研究,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为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国家战略贡献交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