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介绍
协会章程
发展历程
重大会议
机构设置
资质荣誉
协会会员
协会会员
信息服务
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重要通知
党建工作
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产品展示
科技视频
稀土科普
专业平台
磁性材料
催化材料
发光材料
光电材料
标准化
其他材料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稀土行情
政策法规
国家文件
上海文件
其他文件
联系我们
郑重说明
重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反馈
联系我们
中文版
EN
登录
注册
欢迎您,
退出
综合新闻
News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联系我们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联系人:崔老师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综合新闻
新型氧离子电池或解锁绿色电网承诺
日期:
2023-04-17
浏览次数:
17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钠、镁和钾都在争夺取代锂在未来可充电电池中的位置。现在,奥地利的研究人员在混合物中加入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竞争者:氧气。
该团队制造了一种新的氧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相比,该电池可以储存约三分之一的能量,但寿命更长。它还使用了丰富的材料,使用固体电解质意味着它不可燃。
电池在200至400°C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维也纳理工大学化学技术与分析研究所研究员Alexander Schmid表示,这种更高的工作温度和更低的能量密度使其最适合固定用途,如电网或备用电力的可再生能源存储。Schmid和他的同事在《先进能源材料》杂志上报道了这种新型电池。
考虑到锂离子电池的高成本和对钴和锂等地理储量有限的材料的依赖,以及其起火的可能性,锂离子电池在电网存储方面可能存在问题。液流电池将能量储存在装有低成本化学品的大型储罐中,显示出电网存储的前景,但其中使用的材料,如钒,价格昂贵。与此同时,钠硫和熔盐等其他电池技术,就像锂离子电池一样,使用挥发性液体电解质,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可能会带来安全风险。
Schmid和他的同事利用两种不同氧化物的薄膜作为电极,制作了一种电池,这是目前实验室规模的小型原型。这些氧化物是通常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陶瓷。他们选择了另一种陶瓷材料,氧化钇稳定氧化锆作为固体电解质。
Schmid说:“除了氧气之外,它的工作原理实际上与锂离子电池非常相似。” 它们通过获得或失去电子来获得电荷的离子原子在两个表面之间来回跳跃,并产生电流。对于这些新电池,其表面由陶瓷制成。据悉,这种陶瓷材料可以吸收和释放双重带负电荷的氧离子。当施加电压时,氧离子迁移到氧气吸收电极,储存能量。当氧离子回流时,该装置会产生电流。
对氧离子电池的全电池进行的测试显示,体积能量密度高达每立方厘米140毫瓦时,相当于当今锂离子电池体积能量密度的30%左右。
然而,依靠氧离子储存能量使这种新化学物质比锂具有独特的优势。“大气中氧气含量丰富,”Schmid说,“锂离子电池通常会失去容量,因为副反应和寄生电流会导致离子损失。氧离子电池也会发生这种情况,但我们可以简单地从大气中再生那些损失的氧气。”
这一方法使得该电池的寿命大幅增加。该团队已经对他们的原型进行了大约1000次充电循环的测试,但他们预计该设备通过再生那些损失的氧气,可以持续数十万次充电循环。
这种长寿命是研究人员最兴奋的事情,因为它给电池在绿色能源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储电能力可维持长时间不衰退,对工业储能有实用价值,例如储存风力发电产生的电能。此外,该电池不需要使用稀少、昂贵的材料。目前研究团队制造的原型电池含有稀土元素镧,将来可望用更廉价的材料取代,相关研究已在进行中。
上一篇:
【喜报】协会荣获市工经联“先进协会”、“协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下一篇:
长余辉材料中首次验证三价稀土离子的陷阱性质
Hot News
/
相关推荐
宁波材料所在硅基异质集成单晶氧化物自旋电子器件方面取得进展
2025
-
04
-
10
点击次数:
9
自旋电子器件凭借低功耗、非易失性、超快读写等优势,已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单晶氧化物自旋霍尔材料因其突出的电荷-自旋转换能力,被认为是开发低功耗自旋器件的理想候选材料。然而,如何实现单晶氧化物自旋霍尔材料与硅基平台的异质集成,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柔性磁电材料与器件团队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提出了“混合转移外延” 集成策略。研究实现了在硅衬底上单晶氧...
More
高压实验发现A15型三元稀土氢化物高温超导体
2025
-
04
-
10
点击次数:
8
来源:X-MOL自1911年超导现象发现以来,室温超导始终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终极目标之一。基于BCS理论,金属氢因极高的德拜温度与强电子-声子耦合,是潜在的高温乃至室温超导体,但其极端合成压力远超当前技术极限,因此科学家们转而探索基于化学预压缩效应的富氢化物。近年来,氢化物超导体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二元氢化物的稳定压力与性能调控面临瓶颈,三元氢化物由于其化学多样性和结构可调性成为突破瓶颈的...
More
关于征集上海市稀土产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意见和建议的通知
2025
-
04
-
09
点击次数:
58
More
稀土掺杂氧化钛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取得突破
2025
-
04
-
09
点击次数:
76
来源:中国科学院150年前,科幻大师凡尔纳预言,水将成为终极燃料。科学家一直努力发展能够将这一预言变为现实的各种可能的技术。其中包括通过阳光直接分解水获取氢气,这项被称为“光催化分解水”的技术属于低碳技术。目前,太阳能制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太阳能电池发电再电解水,其效率高但设备复杂且昂贵;另一种是太阳光直接光解水,即通过氧化钛等半导体材料在阳光下“一键分解”水分子。光解水自1972年被发现以来...
More
郑重说明
重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反馈
联系我们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网站地图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