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介绍
协会章程
发展历程
重大会议
机构设置
资质荣誉
协会会员
协会会员
信息服务
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重要通知
党建工作
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产品展示
科技视频
稀土科普
专业平台
磁性材料
催化材料
发光材料
光电材料
标准化
其他材料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稀土行情
政策法规
国家文件
上海文件
其他文件
联系我们
郑重说明
重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反馈
联系我们
中文版
EN
登录
注册
欢迎您,
退出
综合新闻
News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联系我们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联系人:崔老师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综合新闻
单一配体稳定铀的五种氧化态
日期:
2023-08-24
浏览次数:
11
来源:X-MOL
铀是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最重元素,也是核工业的重要原料。作为一种前
锕系
金属,铀具有丰富的氧化态,在小分子活化和催化等领域有着巨大潜力。深入理解并充分利用铀的氧化还原性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在相似的配位环境中稳定铀的多种氧化态仍然具有挑战。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黄闻亮课题组设计了一种三脚架型三胺基芳烃配体,实现了对铀的五种氧化态(+II至+VI)的稳定。实验表征与理论计算揭示了两性的“金属–芳烃相互作用”对于稳定低价和高价铀至关重要,其中底座芳烃可以作为δ受体或π给体。
该课题组近年来聚焦“f区金属–芳烃相互作用”这一主题,合成了一系列反三明治型f区金属芳烃
配合物
,并将芳烃融入到三脚架型配体设计中。本项工作引入金刚烷基(Ad)提高了三脚架型三胺基芳烃配体的刚性和结晶性,实现了对铀的五种氧化态的稳定。从铀(III)配合物1出发,用石墨钾还原可得到铀(II)配合物2,而与氧原子转移试剂反应则能得到铀(V)的末端氧化物3。3在石墨钾或六氟锑酸银的作用下可分别被还原或氧化成铀(IV)或铀(VI)的末端氧化物4和5。这些反应均有较高的产率,且产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单晶X射线衍射显示,铀与底座芳烃的距离随氧化态的改变而变化:在铀(IV)配合物中达到峰值,随着氧化态的降低或升高,该距离逐渐缩短。
电化学测试表明,铀(III)和铀(V)配合物1和3的循环伏安曲线各有两组可逆的单电子氧化还原峰。
氟化银
或1,2-二碘乙烷可将1直接氧化成铀(IV)卤化物6或7,而铀(IV)碘化物7可与亚硝酸银反应转化为铀(V)氧化物3。此外,1也能与亚硝酸钾反应得到铀(IV)氧化物4。铀(II)配合物2与氧原子转移试剂反应能得到4,拓展了二价铀的多电子氧化还原化学。
核磁共振波谱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超导量子干涉仪测磁学、电子顺磁共振等表征手段确认了铀的氧化态,并为研究电子结构奠定了实验基础。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支持铀(II)配合物具有5f4电子组态,并揭示了铀(IV–VI)氧化物的铀氧多重键特征与逆反位效应。为进一步理解铀–芳烃相互作用及其对低价和高价铀的稳定作用,研究者对铀配合物进行了扩展过渡态–化学价自然轨道(ETS–NOCV)的分析。通过对配合物进行合理拆分,得到了基于不同对称性(σ/π/δ)的铀–芳烃相互作用的稳定化能,并归纳出铀–芳烃相互作用强度随铀的氧化态改变而变化的趋势。ETS–NOCV分析表明,铀的5f轨道向底座芳烃π*轨道的δ反馈作用在铀(II)和铀(III)配合物中占据主导,而底座芳烃π轨道向铀的空轨道的π配位作用则随着铀的氧化态上升而增强。此外,铀–芳烃相互作用的稳定化能随铀的氧化态的变化趋势和铀与底座芳烃距离的变化趋势一致,确认了铀–芳烃相互作用对于稳定低价和高价铀的重要性。
黄闻亮课题组首次实现了单一螯合配体对铀的五种氧化态(+II至+VI)的稳定,并对铀(II–VI)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化学开展了研究。实验表征和理论计算进一步揭示了两性的铀–芳烃相互作用对于平衡低价和高价铀的稳定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成果近期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文章的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邓翀,通讯作者为黄闻亮研究员。
上一篇:
《上海稀土》—电子期刊2023年第2期上线
下一篇:
稀土功能材料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及技术创新需求发布
Hot News
/
相关推荐
孙毅飞副教授团队在多元钙钛矿电催化剂优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
-
04
-
01
点击次数:
19
来源:厦门大学固体氧化物电池作为高效的能源转换设备,在可持续能源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传统钙钛矿型空气电极面临着活性有限、稳定性差和电化学性能衰减快等挑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近日,能源学院孙毅飞副教授团队与利物浦大学屠昕教授、科廷大学邵宗平教授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Co-expression of multi-genes for...
More
美国塔马拉克镍矿取得新发现
2025
-
04
-
01
点击次数:
17
来源:自然资源部据Mining.com网站报道,塔隆金属公司(Talon Metals Corp)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塔马拉克(Tamarack)镍矿取得一个块状硫化物发现,可能使得现有铜镍钴资源量大幅增长。26日,公司在公告中称,已经把新的钻探结果用于资源量更新,为支撑环境许可申请,准备完成一项可行性研究。工作过程中,勘探团队对以前的一个钻孔进行了检查,该孔在707.75米深处见到明显矿化,见矿8...
More
上海硅酸盐所在无机光致伸缩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
-
03
-
31
点击次数:
123
光致伸缩效应是材料在光照下产生非热形变的现象,能够将光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在光机电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目前研究人员已在半导体、铁电材料、液晶高分子及杂化钙钛矿等多种体系中观察到该效应,但不同材料的机理和性能差异显著。迄今为止,多数无机固体材料的光致伸缩强度普遍低于0.01%,相较铁电材料的电致应变(0.1%)存在数量级差距,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开发高性能无机光致伸缩材料,成为该领域长期以来的核...
More
Aggregate | 兰州大学唐瑜教授团队:稀土配合物介导银纳米颗粒自组装用于物理不可克隆标签制备
2025
-
03
-
31
点击次数:
127
来源:X-MOL在材料科学领域,组装研究显著推动了将分子基元转化为具有新特性和功能的新材料。通过精巧的自组装,研究人员能够实现一些在分子层面上不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特性,例如将非手性分子组装成手性结构、使同一发光分子在不同组装状态下表现不同的发光特性、以及实现室温磷光和聚集诱导发光等。这些突破在化学传感、分子封装、光学编码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相关组装研究中,稀土发光配合物尤其引人注目。这类配合物将...
More
郑重说明
重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反馈
联系我们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网站地图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