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福建物构所新型高效近红外量子点荧光粉及其micro-LED应用获进展

日期: 2024-03-11
浏览次数: 67

来源: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近红外发光(NIR,700-2500 nm)微二极管(micro-LED)在生物传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遥感和光通讯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传统近红外荧光粉存在颗粒尺寸大、发光效率低、发光稳定性差或含重金属有毒元素(Cd2+和Pb2+)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在micro-LED领域的应用。因此,发展一类无毒高效的近红外纳米荧光粉具有重大意义。

近期,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闽都创新实验室的陈学元团队涂大涛研究员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等项目支持下,成功研发出CuInSe2:Zn2+(CISe: Zn2+)基高效近红外量子点荧光粉,并首次将其应用于micro-LED(图1)。

研究团队通过精准设计CISe: Zn2+纳米晶中的Cu/In和Zn/In组分比,实现了发射峰从750 nm至1150 nm的宽范围调控;包覆ZnSe壳层后,材料的稳定性和发光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近红外绝对量子产率高达92.8%。基于此,团队制备了光转换mini-LED,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实现了量子点在封装胶中的均匀分散,有效避免了聚集荧光猝灭问题,近红外辐照通量高达88.7mW@350mA,为目前已报道无毒近红外量子点光转换LED的最高值。同时,器件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双85老化(85 ℃和85%的湿度)72小时后,可维持94.5%的发光效率;25-150 ℃循环变温10次之后,仍能保持初始发光效率的98.2%。

进一步地,团队与福州大学合作,利用电流体喷印技术,将CISe:Zn2+@ZnSe荧光粉应用于近红外micro-LED。通过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证实所制备的微发光阵列形状规则、尺寸可调,无咖啡环和拖尾等现象;特别地,蓝光芯片点亮后,阵列发出很强的近红外光信号,发光像素点直径最小为3.7 μm,远优于目前商业化喷墨打印水平(10-30 μm)。基于该量子点荧光粉的优异性能,团队喷印出10 × 10 mm的图案,局部放大的阵列呈现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图2)。该工作为开发高效近红外纳米荧光粉及其micro-LED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发展近红外微纳器件和柔性电子设备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关成果以全文形式在线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Adv. Mater.2024,36, 2311011),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福州大学联培博士研究生廉纬,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闽都创新实验室涂大涛研究员、朱浩淼研究员和陈学元研究员,以及福州大学杨开宇副教授。

文章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ma.202311011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04 - 25
    点击次数: 16
    来源: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在深空深海等极端环境下,核电池可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太阳能实现长时间电力供给。随着深空深海探测任务(火星探测、极地信标等国家重大需求)的不断深化,同位素热光伏电池(RTPV)成为有潜力实现千瓦级大功率输出的核电池首选。目前,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在RTPV系统开发上处于领先地位,而我国在该领域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在RTPV系统中,选择性发射体是决定能量转换效率的关键器件...
  • 2025 - 04 - 25
    点击次数: 17
    来源: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过渡金属通常具有亲电性,呈现正价态。负价过渡金属配合物较为罕见,需要电子受体配体的支撑才能相对稳定,如铁族金属羰基配合物阴离子[Ni(CO)3]2-,此时过渡金属的价态仅为形式负价。即便如此,含形式负价的过渡金属配合物通常难以在常温固相条件下稳定存在,因此缺少过渡金属负价态的明确光谱学证据(X射线吸收光谱),限制了对过渡金属特殊负价态和亲核性的认识。近日,北京大学施祖进联...
  • 2025 - 04 - 24
    点击次数: 37
    来源: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选择性发射体是决定放射性同位素热光伏(RTPV)系统能量转换效率的关键部件之一。开发具有高选择性发射率、高光谱效率和优异高温稳定性的选择性发射体可以有效提高RTPV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服役寿命。为了调节选择性发射率和光谱效率,制备了一系列与GaSb半导体匹配的Er(Ta1-xNbx)O4 (0≤x≤0.2)选择性发射体。所制备的Er(Ta1-xNbx)O4 (0≤x≤0...
  • 2025 - 04 - 24
    点击次数: 35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吕红金课题组在多金属氧簇导向的银团簇合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Wearing Gigantic Silver Armor on Transition-Metal-Containing Polyoxometalates: Formation of Supertetrahedral Intercluster Compounds”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化学期刊《A...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