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成果 | 王楠林课题组与合作者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非平衡态太赫兹光谱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日期: 2024-03-15
浏览次数: 82

以下文章来源于北大物理人 ,作者北大物理人


最近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中心王楠林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利用时间分辨太赫兹光谱系统研究了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La2-xBaxCuO4的非平衡态光学响应,在存在超导和条纹序竞争的样品(x=0.114, 0.125)中发现近红外泵浦光可以熔化条纹序但并不能诱导瞬态三维超导。该工作以“La2-xBaxCuO4体系中光致竞争条纹序熔化但未诱导超导Light-Induced Melting of Competing Stripe Orders without Introducing Superconductivity in La2-xBaxCuO4)为题,于202434发表在《物理评论X》(Physical Review X)上。

近年来超快激光与凝聚态物理的交叉融合不断深入,涌现出众多新的研究前沿和热点,推动了学科的创新发展。利用超短激光脉冲不仅可以发展各种超快时间分辨的谱学技术,探测和表征量子材料的非平衡态和非线性响应和性质,而且可以驱动量子材料发生非热相变,实现对量子物态超快调控。在超导研究领域,该方面的发展推动和产生了两个令人关注的新兴研究前沿,一是超导体中集体激发Higgs模的非线性/非平衡态探测,另一是光激发所诱导可能的瞬态高温超导。在后一方面,文献报道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系中的光诱导瞬态超导甚至可出现在室温以上温度,引起了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广泛关注。

 然而,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正常态中的瞬态超导仅能维持数个皮秒(1 ps = 10-12 s),极短的持续时间使得通过输运和磁化测量直接探测超导的零电阻现象和迈斯纳效应变得十分困难。瞬态超导的实验证据主要来自晶体c轴方向的超快太赫兹光谱响应,主要表现为泵浦光激发后反射率出现类似于平衡态约瑟夫森等离子体边的形状,电导率虚部有1/w依赖特征。但后续研究表明光激发后电导率实部的瞬态变化不满足超导凝聚的谱重求和规则,另外受限于时域太赫兹光谱在低频段的测量范围,晶体c轴方向的超快太赫兹光谱并不能真正区分瞬态超导与散射率极小的正常载流子对光电导谱的贡献 (Phys. Rev. X 10, 011056 (2020))

由于c-方向的瞬态光谱响应特征能否被判断为超导存在争议和不同解释,需要开辟新的途径对此开展进一步研究。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中,超导凝聚主要发生在CuO2平面内,而沿着c轴的超流响应是由库珀对的约瑟夫森隧穿产生的。因此自然可以认为如果沿c轴建立了瞬态超导状态,在CuO2平面内应该同时观察到超导响应。否则,如果面内瞬态响应不是超导,则c轴太赫兹谱中出现的光致反射率边则不应归因于光致瞬态超导。因此,瞬态ab面内太赫兹响应可以帮助研判光诱导的非平衡状态是否是超导态。

 王楠林课题组与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C. C. Homes教授和顾根大教授等合作,系统研究了La2-xBaxCuO4x=0.114, 0.125)体系存在条纹序样品正常态各向异性的超快太赫兹光谱响应。他们利用自主建设的光泵浦-太赫兹探测时域测量系统测量了超导温度以上ab面内和c方向的瞬态太赫兹响应。发现虽然c轴太赫兹光谱中出现了泵浦诱导的反射率边特征,但沿CuO2平面的反射率是同时降低,分析表明源自准粒子的散射速率增加。这种面内瞬态响应明显不是超导凝聚的谱学特征,因此进一步说明c轴瞬态响应也不能用等效的约瑟夫森隧道效应来解释。该工作表明用光子能量远高于铜酸盐超导能隙的泵浦脉冲熔化竞争的条纹序并不能诱导瞬态三维超导。

成果 | 王楠林课题组与合作者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非平衡态太赫兹光谱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1La2-xBaxCuO4样品在偏振平行于c轴近红外NMR泵浦光激发后的瞬态太赫兹响应,其中(aNIR泵浦-太赫兹探测示意图,(bLa2-xBaxCuO4体系相图(源自PhysRevB.83.104506),(cx=0.1250.114样品在温度为5K时平衡态ab平面和c轴方向的反射率,(dx=0.125样品正常态5K温度时在1300 nm泵浦光激发后太赫兹电场相对变化随时间延迟的依赖行为,(e)考虑泵浦光和太赫兹探测光穿透深度不匹配效应后计算得到的c轴太赫兹反射率,低频出现类似约瑟夫森等离子体边的特征,(f)泵浦后ab平面太赫兹反射率降低,与超导凝聚性质相反。

 该工作中,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中心博雅博士后张思捷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张思捷和王楠林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美国能源部基础能源科学基金的支持。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04 - 08
    点击次数: 102
    来源:上海大学理学院近日,理学院曹世勋教授科研团队在量子相变研究领域取得最新国际合作研究成果,相关研究论文“Observation of the Magnonic Dicke Superradiant Phase Transition”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该研究由曹世勋教授(共同通讯作者)联合美国莱斯大学Junichiro Kono教授(共同通讯作者)国际合作...
  • 2025 - 04 - 08
    点击次数: 105
    来源: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按照发光机理,稀土配合物主要分为f-f跃迁发光和d-f跃迁发光两大类,分别对应稀土离子的电子从4f激发态能级跃迁至4f基态能级和5d激发态能级跃迁至4f基态能级。近年来,d-f跃迁发光的稀土Ce(III)、Eu(II)配合物因其激子利用率高达100%、发光颜色可调、激发态寿命较短等特点,在照明、显示、成像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尽管d-f跃迁发光稀土配合物中电子...
  • 2025 - 04 - 07
    点击次数: 83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电介质电容器具有非常高的功率密度和超快的充放电速率被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脉冲电源系统等众多领域。但是其低能量存储密度(Wrec)及低充放电效率(h)严重阻碍了它们在电子器件小型化、轻量化和集成化方面的发展。NaNbO3(NN)基陶瓷材料,作为无铅反铁电体系的代表,由于其宽带隙(~ 3.45 eV)、高极化强度(~ 40 mC·cm-2)和小体积密度(~ 4.55 g...
  • 2025 - 04 - 07
    点击次数: 125
    激光晶体材料是激光技术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之一,其光谱性能由激活离子及基质晶体格位结构决定。长期以来,激光晶体材料的创制遵循激活离子与基质晶体“交叉组合”的发展模式,并由此产生了数百种激光晶体。然而,依靠这种模式所能获得的晶体总量有限,无法满足前沿激光技术发展对激光晶体不断提出的新需求。因此,激光晶体材料迫切需要开拓新的发展模式,为激光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基础和动力。阅读原文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