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学院万骏团队在《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微波助力二维非常规相调控的最新成果
日期:
2024-09-25
浏览次数:
9
近日,武汉纺织大学化工学院、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卫林院士团队的万骏教授,与华中科技大学姚永刚教授合作,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了题为“Harnessing the Unconventional Cubic Phase in 2D LaNiO3 Perovskite for Highly Efficient Urea Oxidation”的论文。武汉纺织大学为第一单位。吴植傲、樊淼、姜会钰为共同第一作者。此研究利用非平衡的微波热冲法在二维LaNiO3中实现了传统六方晶相与非常规相(立方晶相、三角晶相)的相变调控,同时还利用快速淬火形式保持了材料的二维多孔结构。结果表明,立方相LaNiO3凭借其优越的结构对称性和较大的层间距,显著提高了电子迁移效率和活性位点的可达性,展现出优异的尿素氧化反应(UOR)性能。此研究首次展示了LaNiO3通过非常规相的引入和调控,优化Ni 3d与O 2p轨道杂化及局部电荷分布,从而有效提升六电子转移过程的催化性能。这一发现不仅突显了微波热冲法在二维材料相变调控中的独特优势,也为理解相变对电催化机制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见解。相工程在电催化中是一项关键策略,通过调控材料的电子、几何和化学性质来优化催化性能。然而,在热力学稳定的钙钛矿型材料中,尤其是二维结构的限制下,实现相工程仍然面临挑战。LaNiO3作为一种典型的钙钛矿型材料,其电催化性能与晶相密切相关。相工程能够显著改变材料的原子排列、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从而提高催化性能。特别是在UOR中,因其六电子转移的复杂性,对催化剂的稳定性和选择性要求较高。LaNiO3在传统六方相中表现出一定的催化活性,但其导电性和层间距离限制了尿素分子的扩散和反应效率。实现LaNiO3的非常规相(如立方相)可以提升其电子迁移效率和活性位点的可及性,从而提高催化性能。但传统的高温合成方法难以精确控制二维结构中的相变,增加了理解相工程的复杂性。因此,开发快速高温反应的相变策略,对二维LaNiO3以及高性能UOR催化剂的设计至关重要。图1展示了LaNiO3不同晶相在合成过程中的结构特征及其性能优化机制。通过热力学分析,可以看出六方相、立方相和三角相的稳定性差异,其中立方相具有最高的稳定性和最佳的电子迁移性能。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不同晶相对Ni 3d和O 2p杂化的影响,表明相变导致的层间距变化显著调节了电荷转移过程,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反应效率。综上所述,此研究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合成策略,有望在其它二维晶体材料中诱导相变,显著提升其催化性能。这一方法不仅为相工程的理论理解奠定了基础,还为进一步探索基于结构调控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通过继续优化微波热冲法和探索更多二维材料的相变特性,有望在催化反应和其它领域中实现更优异的性能。Harnessing the Unconventional Cubic Phase in 2D LaNiO3 Perovskite for Highly Efficient Urea OxidationZhiao Wu,#,a Miao Fan,#,a Huiyu Jiang,#,a Jiao Dai,a Kaisi Liu,a Rong Hu,b Shutong Qin,a Weilin Xu,a Yonggang Yao,*,b and Jun Wan*,a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DOI:org/10.1002/anie.202413932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5
-
04
-
08
点击次数:
104
来源:上海大学理学院近日,理学院曹世勋教授科研团队在量子相变研究领域取得最新国际合作研究成果,相关研究论文“Observation of the Magnonic Dicke Superradiant Phase Transition”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该研究由曹世勋教授(共同通讯作者)联合美国莱斯大学Junichiro Kono教授(共同通讯作者)国际合作...
2025
-
04
-
08
点击次数:
107
来源: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按照发光机理,稀土配合物主要分为f-f跃迁发光和d-f跃迁发光两大类,分别对应稀土离子的电子从4f激发态能级跃迁至4f基态能级和5d激发态能级跃迁至4f基态能级。近年来,d-f跃迁发光的稀土Ce(III)、Eu(II)配合物因其激子利用率高达100%、发光颜色可调、激发态寿命较短等特点,在照明、显示、成像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尽管d-f跃迁发光稀土配合物中电子...
2025
-
04
-
07
点击次数:
85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电介质电容器具有非常高的功率密度和超快的充放电速率被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脉冲电源系统等众多领域。但是其低能量存储密度(Wrec)及低充放电效率(h)严重阻碍了它们在电子器件小型化、轻量化和集成化方面的发展。NaNbO3(NN)基陶瓷材料,作为无铅反铁电体系的代表,由于其宽带隙(~ 3.45 eV)、高极化强度(~ 40 mC·cm-2)和小体积密度(~ 4.55 g...
2025
-
04
-
07
点击次数:
128
激光晶体材料是激光技术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之一,其光谱性能由激活离子及基质晶体格位结构决定。长期以来,激光晶体材料的创制遵循激活离子与基质晶体“交叉组合”的发展模式,并由此产生了数百种激光晶体。然而,依靠这种模式所能获得的晶体总量有限,无法满足前沿激光技术发展对激光晶体不断提出的新需求。因此,激光晶体材料迫切需要开拓新的发展模式,为激光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基础和动力。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