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介绍
协会章程
发展历程
重大会议
机构设置
资质荣誉
协会会员
协会会员
信息服务
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重要通知
党建工作
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产品展示
科技视频
稀土科普
专业平台
磁性材料
催化材料
发光材料
光电材料
标准化
其他材料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稀土行情
政策法规
国家文件
上海文件
其他文件
联系我们
郑重说明
重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反馈
联系我们
中文版
EN
登录
注册
欢迎您,
退出
综合新闻
News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联系我们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联系人:崔老师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综合新闻
北理工团队发表关于二维铁磁半导体的前沿综述文章
日期:
2024-10-18
浏览次数:
122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周家东教授、刘瑞斌教授、郑守君副教授和黄翔葳老师在化学化工领域顶级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IF=""40.4)上发表题为“Emerging"" Two-Dimensional Ferromagnetic Semiconductors”的前沿综述文章。
二维铁磁半导体兼具本征
铁磁性
和半导体特性,因此能够在原子尺度上精确操纵电荷、自旋及其相互作用。这些特征使其成为探索下一代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件的理想选择。先前关于铁磁半导体的报道主要集中于浓磁半导体和
稀磁半导体
。然而,这类三维铁磁半导体的应用受到了诸多挑战,如浓磁半导体较低的
居里温度
(T c )、与传统硅的兼容性差,以及稀磁半导体中不可控的磁缺陷和磁性金属离子的有限溶解度。尽管二维金属性铁磁体在减小硬盘尺寸和降低能耗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仅依靠半导体的电荷操纵和磁性材料的自旋操纵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电子产品对持续小型化、低能耗和高性能器件的需求。二维铁磁半导体因其独特的层状结构为磁性的设计和调节方面提供了新的自由度。近期,在双层Ce2Ge2Te6(30 K)和单层CrI3(45 K)中均证明了本征铁磁性的存在。这些发现促使科学家们去寻找更多具有高居里温度的二维铁磁半导体以推动其在自旋电子学中的应用。然而,这些二维铁磁半导体的不稳定性、复杂的相态和复杂的反应过程使得可控合成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因此,亟需深入阐述详细的化学反应和相关的生长机制,并开发一种通用且有效的二维铁磁半导体生长方法,从而为其性质及潜在应用的探索奠定基础。
在这篇综述中,作者总结了二维铁磁半导体的最新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涵盖过渡金属卤化物、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过渡金属硫卤化合物和过渡金属磷硫化合物在内的新兴的二维铁磁半导体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其次,呈现了二维铁磁半导体的奇异物理性质如磁各向异性、
巨磁阻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skyrmion演化以及多铁性和磁电性的最新进展。同时,针对性地总结了二维铁磁半导体的生长方法,如
分子束外延
、化学气相沉积、机械剥离和熔剂辅助生长等技术。然后,重点阐述了相关的生长机制,包括基于竞争反应的动力学生长机制、氧气抑制机制、种子工程机制和熔融结晶机制。同时,概括了二维铁磁半导体中有效的磁性调方法,包括应变、界面、电场、光、磁场、插层和层间耦合,这些方法对于磁隧道结和自旋场效应晶体管等器件应用至关重要。最后,讨论了二维铁磁半导体的所面临的挑战、机遇和潜力,深入探讨了它们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器件应用前景。
北京理工大学为该工作的第一完成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的周家东教授、刘瑞斌教授、郑守君副教授以及黄翔葳老师为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生孔德男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DOI: https://doi.org/10.1039/D4CS00378K
文章信息(*为通讯作者):Denan Kong, Chunli Zhu, Chunyu Zhao, Jijian Liu, Ping Wang, Xiangwei Huang,* Shoujun Zheng,* Dezhi Zheng, Ruibin Liu* and Jiadong Zhou*,“Emerging two-dimensional ferromagnetic semiconductors”, Chem. Soc. Rev ., 2024.
上一篇:
全球最大的稀土原料生产基地在我市投入运行
下一篇:
稀土-铜团簇研究新进展
Hot News
/
相关推荐
宁波材料所在硅基异质集成单晶氧化物自旋电子器件方面取得进展
2025
-
04
-
10
点击次数:
52
...
自旋电子器件凭借低功耗、非易失性、超快读写等优势,已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单晶氧化物自旋霍尔材料因其突出的电荷-自旋转换能力,被认为是开发低功耗自旋器件的理想候选材料。然而,如何实现单晶氧化物自旋霍尔材料与硅基平台的异质集成,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柔性磁电材料与器件团队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提出了“混合转移外延” 集成策略。研究实现了在硅衬底上单晶氧...
More
高压实验发现A15型三元稀土氢化物高温超导体
2025
-
04
-
10
点击次数:
51
...
来源:X-MOL自1911年超导现象发现以来,室温超导始终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终极目标之一。基于BCS理论,金属氢因极高的德拜温度与强电子-声子耦合,是潜在的高温乃至室温超导体,但其极端合成压力远超当前技术极限,因此科学家们转而探索基于化学预压缩效应的富氢化物。近年来,氢化物超导体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二元氢化物的稳定压力与性能调控面临瓶颈,三元氢化物由于其化学多样性和结构可调性成为突破瓶颈的...
More
关于征集上海市稀土产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意见和建议的通知
2025
-
04
-
09
点击次数:
101
More
稀土掺杂氧化钛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取得突破
2025
-
04
-
09
点击次数:
119
...
来源:中国科学院150年前,科幻大师凡尔纳预言,水将成为终极燃料。科学家一直努力发展能够将这一预言变为现实的各种可能的技术。其中包括通过阳光直接分解水获取氢气,这项被称为“光催化分解水”的技术属于低碳技术。目前,太阳能制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太阳能电池发电再电解水,其效率高但设备复杂且昂贵;另一种是太阳光直接光解水,即通过氧化钛等半导体材料在阳光下“一键分解”水分子。光解水自1972年被发现以来...
More
郑重说明
重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反馈
联系我们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网站地图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