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介绍
协会章程
发展历程
重大会议
机构设置
资质荣誉
协会会员
协会会员
信息服务
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重要通知
党建工作
科技动态
科技动态
产品展示
科技视频
稀土科普
专业平台
磁性材料
催化材料
发光材料
光电材料
标准化
其他材料
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稀土行情
政策法规
国家文件
上海文件
其他文件
联系我们
郑重说明
重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反馈
联系我们
中文版
EN
登录
注册
欢迎您,
退出
综合新闻
News
综合新闻
图片新闻
联系我们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联系人:崔老师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综合新闻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卤基钙钛矿光催化领域取得进展
日期:
2024-11-07
浏览次数:
101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金属卤基钙钛矿(MHPs)作为典型的半导体材料,因其独特、优越的光电性能,在光伏、光电探测器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此外,由于其具有高摩尔消光系数、缺陷容限、带隙可调等特性,MHPs作为太阳能化学转化的光催化剂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然而,MHPs光催化效率较低,这归因于载流子分离效率低、活性位点有限等。与传统的半导体光催化剂类似,通常采用维度调控、异质结构筑、助催化剂负载、元素掺杂等策略修饰MHPs,以实现高效的光催化性能。其中,金属掺杂因其可以微调电子结构,同时可保持材料的固有晶体结构显示了巨大的潜力。尽管金属掺杂卤基钙钛矿提高光催化性能已取得进展,但掺杂位点本身对光催化性能的贡献、掺杂位置与光催化活性之间的内在相关性以及光催化活性背后的反应机制尚未得到解决。
针对该问题,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科研人员提出了非活性碱金属掺杂策略,以光催化产氢为模型反应,通过
反溶剂
沉淀法向CsPbBr3晶体结构中引入非催化活性的碱金属离子,揭示掺杂位点与光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通过提高掺杂浓度,可将碱金属掺杂位置由A位转变为相邻两Cs原子之间的间隙位。同时,掺杂最优浓度时,光催化产氢性能可提升约11倍,此时碱金属位于A位掺杂与间隙位掺杂的临界点。光反应过程中晶体结构表征证明了光催化性能的提升来源于掺杂位点—A位本身。机理研究表明间隙位掺杂会引起严重的晶格畸变,形成大量缺陷,导致光催化活性降低;而A位掺杂会促使晶格应变弛豫,促进载流子动力学,从而提升光催化活性。该项研究不仅解决了掺杂位点本身对光催化性能的贡献、掺杂位置与光催化活性之间的内在相关性以及光催化活性背后的反应机制,同时为设计高效的光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
上述研究成果以“A位掺杂诱导卤基钙钛矿晶格应变弛豫促进载流子动力学在光催化产氢中的应用”(Promoting Charge-Carriers Dynamics by Relaxed Lattice Strain in A-site-doped Halide Perovskite for Photocatalytic H2Evolution)为题发表在国际化学领域权威期刊《
德国应用化学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为第一通讯单位。该论文第一作者是郭庆助理教授,硕士生张金丹是本文共同一作,通讯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郭庆助理教授、段新华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吴骊珠院士。该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央高校科研业务费资助,论文的表征和测试得到了西安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以及工程师刘佳梅的支持。
论文链接地址: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419082
上一篇:
协会走访副会长单位和理事单位进行调研座谈
下一篇:
样板支部、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重点实验室在稀土单离子磁体领域取得新进展
Hot News
/
相关推荐
宁波材料所在硅基异质集成单晶氧化物自旋电子器件方面取得进展
2025
-
04
-
10
点击次数:
43
...
自旋电子器件凭借低功耗、非易失性、超快读写等优势,已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单晶氧化物自旋霍尔材料因其突出的电荷-自旋转换能力,被认为是开发低功耗自旋器件的理想候选材料。然而,如何实现单晶氧化物自旋霍尔材料与硅基平台的异质集成,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柔性磁电材料与器件团队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提出了“混合转移外延” 集成策略。研究实现了在硅衬底上单晶氧...
More
高压实验发现A15型三元稀土氢化物高温超导体
2025
-
04
-
10
点击次数:
43
...
来源:X-MOL自1911年超导现象发现以来,室温超导始终是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终极目标之一。基于BCS理论,金属氢因极高的德拜温度与强电子-声子耦合,是潜在的高温乃至室温超导体,但其极端合成压力远超当前技术极限,因此科学家们转而探索基于化学预压缩效应的富氢化物。近年来,氢化物超导体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二元氢化物的稳定压力与性能调控面临瓶颈,三元氢化物由于其化学多样性和结构可调性成为突破瓶颈的...
More
关于征集上海市稀土产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意见和建议的通知
2025
-
04
-
09
点击次数:
93
More
稀土掺杂氧化钛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取得突破
2025
-
04
-
09
点击次数:
111
...
来源:中国科学院150年前,科幻大师凡尔纳预言,水将成为终极燃料。科学家一直努力发展能够将这一预言变为现实的各种可能的技术。其中包括通过阳光直接分解水获取氢气,这项被称为“光催化分解水”的技术属于低碳技术。目前,太阳能制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太阳能电池发电再电解水,其效率高但设备复杂且昂贵;另一种是太阳光直接光解水,即通过氧化钛等半导体材料在阳光下“一键分解”水分子。光解水自1972年被发现以来...
More
郑重说明
重要下载
友情链接
在线反馈
联系我们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网站地图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