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光谱建立La3Ni2O7密度波相变的压力演化相图
日期:
2025-01-15
浏览次数:
181
镍基超导体是继铜基和铁基之后又一个重要的高温超导家族。镍氧化物与铜氧化物具有类似的晶体结构和电子构型,为高温超导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2023年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双镍氧层钙钛矿La3Ni2O7单晶在14 GPa压力下出现高达80K的超导电性,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该材料在常压下不具备超导电性,但可能存在两个类密度波相变。研究La3Ni2O7类密度波相变在压力下的演化过程可以为理解镍基超导电性的起源以及超导机理提供关键信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怀柔研究部HX-EX1汪信波副研究员与HX-06i于晓辉研究员及其团队合作,发展了压力下的超快泵浦-探测光谱测量装置,验证了拓扑绝缘体Bi2Se3单晶在压力条件下存在电子拓扑相变以及多个结构相变[Phys. Rev. B 109, 064307 (2024)]。近期,利用该装置研究了镍基超导体La3Ni2O7在低温和压力条件下的超快动力学响应,实验结果如下:(1)常压下,光激发载流子的弛豫时间在151K附近出现发散行为,这是能隙打开引起的声子瓶颈效应。结合其它实验结果,指认其在常压下打开自旋密度波能隙,通过Rothwarf-Taylor模型拟合得到能隙值约为66meV。(2)随着压力增加至13.3GPa,自旋密度波转变的温度和能隙逐渐减小,直到26GPa完全消失。自旋密度波在13.3GPa以上被压制,与输运测量中超导电性出现的压力一致,表明自旋涨落对理解该镍氧化物的超导配对机制尤为关键。(3)在29GPa以上,再次观察到能隙打开的特征,转变温度约为135K,可能与理论预测的高压下出现的电荷密度波序相关。基于上述实验结果我们建立了镍基超导体La3Ni2O7中密度波相变在压力下的演化相图,为进一步理解镍基超导体中的配对机制提供关键的实验证据。相关研究成果以“Density-wave-like gap evolution in La3Ni2O7 under high pressure revealed by ultrafast optical spectroscopy”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Commun.15, 10408 (2024)]。物理所博士生孟养浩、山东大学博士生杨易(与物理所联合培养)和中山大学孙华蕾副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山大学的王猛教授、物理所的洪芳副研究员、汪信波副研究员和于晓辉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此外,山东大学张飒飒教授,物理所雒建林研究员,陈刘城和马肖莉副主任工程师也参与了该工作。该工作受到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深圳市科技创新项目、广东省磁电物性分析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和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SECUF)的支持。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4518-1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5
-
04
-
18
点击次数:
8
2025年4月17日下午,市稀土协会的秘书长吴建思、副秘书长崔中倪赴协会理事单位上海率志贸易有限公司,拜访了协会贸易专委会主任魏建中董事长,主要就近期进出口贸易形式,贸易专委会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等话题,听取老专家的看法和意见。在交流过程中,吴秘书长首先对魏总长期以来在稀土行业中的付出和贡献致以崇高敬意并表示慰问,随后就稀土企业近期遇到的问题,协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贸易专委会下一步拟开展的...
2025
-
04
-
18
点击次数:
9
2025年4月17日下午,市稀土协会的秘书长吴建思、副秘书长崔中倪赴协会理事单位上海率志贸易有限公司,拜访了协会贸易专委会主任魏建中董事长,主要就近期进出口贸易形式,贸易专委会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等话题,听取老专家的看法和意见。在交流过程中,吴秘书长首先对魏总长期以来在稀土行业中的付出和贡献致以崇高敬意并表示慰问,随后就稀土企业近期遇到的问题,协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贸易专委会下一步拟开展的...
2025
-
04
-
18
点击次数:
10
来源: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作为稀土资源大国,中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床以其富含重稀土的独特价值,在全球矿产资源格局中占据特殊地位。然而,重稀土元素(HREEs)之间物理和化学性质极为相似,再加上原子半径镧系收缩等原因,使得HREEs的分离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业难题。溶剂萃取是实现工业化HREEs高效分离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其核心在于萃取剂。因此,开发分离系数更高、饱和容量更大、...
2025
-
04
-
18
点击次数:
10
六方氮化硼(hBN)是重要的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类石墨烯层状结构和独特的光电特性,在深紫外发光器件和探测器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早在2007年,科研人员就开展了对hBN材料激子发光特性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Science, 2007, 317: 932-934),并通过阴极发光(CL)测试首次证明了hBN材料具有深紫外发光特性。随着研究的发展,科研人员通过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