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新研究可快速合成稀土荧光粉-玻璃复合材料

日期: 2024-03-05
浏览次数:

来源:科学网


近期,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夏志国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玻璃熔体中粒子自稳定模型的快速合成技术,并研制出面向激光照明应用的新型高稳定性稀土荧光粉-玻璃复合材料。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

据了解,稀土发光材料是我国稀土战略资源高效利用的核心材料之一。其中,无机稀土荧光粉在照明、显示等光源器件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背景和实际需求。

夏志国向《中国科学报》介绍,一方面由于LED本身在大功率下存在效率骤降的瓶颈,另一方面,在有机封装高温、潮湿等条件下,传统荧光粉转换型LED光源器件存在稳定性问题和强蓝光/紫外光辐射下老化问题。因此,亟需发展高稳定性荧光玻璃/陶瓷材料,以满足诸如航空照明、水下照明及内窥镜等大功率LED及激光荧光光源应用。

研究显示,稀土荧光粉-玻璃复合材料(PGC)具有丰富的玻璃基体材料选择性和优异的稳定性。但在已报道的PGC材料中,存在合成时间长的问题,进而导致荧光粉不可避免存在热侵蚀和性能下降。因此,发展PGC的快速合成策略可以确保稀土荧光粉颗粒的完整性以维持甚至提升发光效率,并降低成本以及显著提高PGC材料的制造效率。

夏志国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玻璃熔体中粒子自稳定模型的荧光粉-玻璃复合材料的快速合成策略,研究建立了熔融玻璃与荧光粉颗粒之间的润湿性模型关系,使得多种石榴石基商用稀土荧光粉颗粒在10秒内就能够致密均匀地分散在碲酸盐玻璃中。

该项研究制备的黄色发射PGC材料具有98.4%的量子效率、86.8%的吸收系数。在450纳米蓝色激光激发下,可以产生光通量为1227流明的理想白光。研究团队还合成出一系列具有高量子效率的橙色、黄色和绿色颜色可调的玻璃基复合发光材料,并为新型多功能玻璃复合材料提供了一种可推广的合成策略。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5293-0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5 - 04 - 09
    点击次数: 66
    ...


    来源:中国科学院150年前,科幻大师凡尔纳预言,水将成为终极燃料。科学家一直努力发展能够将这一预言变为现实的各种可能的技术。其中包括通过阳光直接分解水获取氢气,这项被称为“光催化分解水”的技术属于低碳技术。目前,太阳能制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太阳能电池发电再电解水,其效率高但设备复杂且昂贵;另一种是太阳光直接光解水,即通过氧化钛等半导体材料在阳光下“一键分解”水分子。光解水自1972年被发现以来...
  • 2025 - 04 - 09
    点击次数: 58
    ...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近年来,作为光伏领域的新兴技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优异的光电转化效率和低温溶液加工特性,被视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战略制高点。然而,如何在保持高转换效率的同时,确保电池的长期稳定性,始终是制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商业化应用的重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梁超研究员(杨生春和杨志懋教授团队)通过分子界面工程,首创了一种内嵌金属富勒烯分子Nd@C82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
  • 2025 - 04 - 08
    点击次数: 119
    ...


    来源:上海大学理学院近日,理学院曹世勋教授科研团队在量子相变研究领域取得最新国际合作研究成果,相关研究论文“Observation of the Magnonic Dicke Superradiant Phase Transition”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该研究由曹世勋教授(共同通讯作者)联合美国莱斯大学Junichiro Kono教授(共同通讯作者)国际合作...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