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催化生成过氧化氢协同有机污染物降解的Gd-WO3纳米材料
日期:
2024-09-02
浏览次数:
54
近日,Chine Chem Lett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王娟研究员和浙江农林大学裴建川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的文章,题目:Cooperative coupling of photocatalytic production of H2O2 and oxi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over gadolinium ion doped WO3 nanocomposite, doi: 10.1016/j.cclet.2023.108157【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最绿色高效的污染物去除技术之一,目前已报道了大量提高光催化效率的技术与工艺,如拓宽太阳吸收范围、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复合速率、提高载流子迁移率等。在典型的光催化氧化过程中,光生空穴可直接氧化有机化合物或与水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等氧活性物质,而具有还原能力的光生电子则通过与溶解氧反应生成氧化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以实现有机物的氧化去除。然而羟基自由基通常比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更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因此,利用电子产生更多的羟基自由基而非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可提高催化剂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氧化能力。由于过氧化氢可被高效激活为羟基自由基,基于过氧化氢的芬顿反应已成为另一种提高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的重要技术。然而,传统芬顿反应需额外定期补充过氧化氢而不能由系统自身产生,需要额外成本用于制造、运输和储存危险的高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不仅增加了废水处理成本,也限制了技术的应用前景。因此,充分利用光生电子和空穴氧化有机污染物、同时利用电子将氧气原位还原生成过氧化氢的光催化技术,可能是高效利用光生电子和空穴进行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理想工艺。本课题在三氧化钨(WO3)中引入稀土金属钆(Gd3+),制备了一种全光谱响应的高效光催化剂Gd-WO3,不仅对有机污染物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氧化活性,同时具备高效的过氧化氢原位生成效率。在WO3中掺杂原子级分散的Gd3+可将太阳光吸收光谱有效扩大至近红外光区并提高光电流强度,增强材料的光催化活性。而4f 轨道的存在使Gd3+具有独特电子性质,可促进电荷分离和迁移,同时改变WO3表面带电性质加速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与降解。此外,孤立的Gd3+位点减弱了WO3表面与氧中间体*OOH的结合,提高氧分子经一步法直接得两电子还原为过氧化氢的活性和选择性。原位同步生成的过氧化氢可进一步通过芬顿反应活化生成羟基自由基,有助于促进四环素等有机污染物完全降解。本项目展示了一种充分利用光生电子和空穴进行有机污染物光催化氧化的催化剂设计策略。本课题设计合成了Gd分散良好的光催化剂Gd-WO3,可在太阳光辐照下直接氧化有机污染物同时原位生成过氧化氢。在WO3中掺杂Gd3+可有效拓宽太阳光吸收光谱(~1100 nm)、缩小半导体带隙、促进电荷分离迁移,并使光电流强度提高6倍,显著增强对四环素和2,4-二氯苯酚等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氧化能力。此外,WO3上孤立的Gd位点促进电荷从催化剂转移至氧气,有利于减弱氧中间体*OOH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促进过氧化氢的光催化生成,在未额外添加任何电子清除剂情况下过氧化氢生成速率为0.58 mmol·L−1·g−1·h−1。原位同步生成的过氧化氢可进一步活化生成羟基自由基,有助于有机污染物的氧化。光催化-芬顿级联反应提供了一种充分利用光生电子和空穴氧化有机污染物的理想催化剂设计策略。在半导体WO3中掺杂原子级分散的稀土离子Gd3+,可实现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原位生成过氧化氢,通过光催化-芬顿级联反应显著提高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充分利用光生电子和空穴。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王嘉莹和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王洁洁为共同第一作者,浙江大学王娟研究员和浙江农林大学裴建川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5
-
04
-
25
点击次数:
16
来源:厦门稀土材料研究中心在深空深海等极端环境下,核电池可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太阳能实现长时间电力供给。随着深空深海探测任务(火星探测、极地信标等国家重大需求)的不断深化,同位素热光伏电池(RTPV)成为有潜力实现千瓦级大功率输出的核电池首选。目前,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在RTPV系统开发上处于领先地位,而我国在该领域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在RTPV系统中,选择性发射体是决定能量转换效率的关键器件...
2025
-
04
-
25
点击次数:
17
来源: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过渡金属通常具有亲电性,呈现正价态。负价过渡金属配合物较为罕见,需要电子受体配体的支撑才能相对稳定,如铁族金属羰基配合物阴离子[Ni(CO)3]2-,此时过渡金属的价态仅为形式负价。即便如此,含形式负价的过渡金属配合物通常难以在常温固相条件下稳定存在,因此缺少过渡金属负价态的明确光谱学证据(X射线吸收光谱),限制了对过渡金属特殊负价态和亲核性的认识。近日,北京大学施祖进联...
2025
-
04
-
24
点击次数:
37
来源: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选择性发射体是决定放射性同位素热光伏(RTPV)系统能量转换效率的关键部件之一。开发具有高选择性发射率、高光谱效率和优异高温稳定性的选择性发射体可以有效提高RTPV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服役寿命。为了调节选择性发射率和光谱效率,制备了一系列与GaSb半导体匹配的Er(Ta1-xNbx)O4 (0≤x≤0.2)选择性发射体。所制备的Er(Ta1-xNbx)O4 (0≤x≤0...
2025
-
04
-
24
点击次数:
35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近日,北京理工大学吕红金课题组在多金属氧簇导向的银团簇合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Wearing Gigantic Silver Armor on Transition-Metal-Containing Polyoxometalates: Formation of Supertetrahedral Intercluster Compounds”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化学期刊《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