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New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21-64321087
  • 商业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技术服务电话:13918059423
  • 联系人:崔老师 
  • 服务邮箱:shxtb@163.com
  •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8号楼107室

中国计量大学傅继澎团队Small Structures | 实现高效稀土近红外发光材料突破:探索新型近红外光源应用

日期: 2024-10-10
浏览次数: 87
来源:X-MOL


近红外光源虽潜力巨大,但缺乏窄波长、高可靠性的蓝光激发高效稀土近红外发光材料,特别是波长超1000nm的,严重阻碍了近红外pc-LED技术发展。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创新性地采用Ce³⁺与Nd³⁺共掺杂策略,针对SrS基近红外发光材料进行深度优化。通过精心构建Ce³⁺至Nd³⁺的能量传递通道,不仅显著提升了材料的发光效率,还增强了其热稳定性,为近红外光源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为进一步揭示性能提升的内在机制,本研究结合了详尽的结构分析与先进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深入探讨了掺杂离子对晶格结构的影响及其如何减弱热淬灭效应、提升内部量子效率。这些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物理特性的理解,更为设计未来高效稳定的近红外光源材料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方向。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近红外光源凭借其卓越的深层组织穿透能力及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独特优势,正逐步成为未来医学应用的焦点。然而,当前近红外光源市场面临关键挑战:缺乏同时具备窄波长分布与高度可靠性的光源,尤其是蓝光激发的高效稀土近红外发光材料匮乏,特别是波长超过1000 nm的蓝光激发NIR荧光粉,严重制约了近红外荧光转换发光二极管(pc-LED)的技术进展。
在这项工作中,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稀土掺杂SrS近红外荧光粉。利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EXAFS)、固体核磁共振(NMR)、电子顺磁共振(EPR)等手段研究了掺杂离子的晶格参数和占据情况,进一步证明了能量转移和增强机制,如图1所示。
系统地研究了Nd3+单掺杂、Nd3+,Ce3+共掺杂和Nd3+,Ce3+,Na+三掺杂荧光粉的光致发光光谱,衰减曲线以及内外量子效率,如图2-4所示。实验结果显示,该复合材料在蓝光LED激发下,发光峰值位于1070 nm,有效填补了该波段高效近红外光源的空白。
进一步,我们还研究了三种荧光粉的热稳定性,测试了不同温度下的发射光谱。可以看到随着温度的升高,三种荧光粉都出现了热猝灭效应。不过随着掺杂离子的增加,在393K时,SrS: Nd3+, Ce3+, Na+荧光粉的归一化积分发射强度仍保持初始强度的91.8%,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如图5,6所示。
综上所述,这项工作合成了一系列窄带、以1070 nm为发光中心的SrS: xNd3+(0.001≤x≤0.0202)、SrS: 0.01Nd3+, yCe3+(0≤y≤0.05)和SrS: 0.01Nd3+, 0.02Ce3+, mNa+(0≤m≤0.05)NIR荧光粉。通过光致发光光谱和温度依赖光谱揭示了Nd的全发光性能和增强策略。利用EXAFS、NMR、EPR和DFT方法揭示了掺杂离子的晶体学畸变机制和几何形状。优化后的三掺杂样品的内部量子效率从31.7%提高到42.8%。此外,随着温度升高到393 K,热稳定性保持了91.8%的发射强度。本研究不仅代表了近红外光源技术的重要突破,也为生物医学成像、精准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展现了科学研究在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



Hot News / 相关推荐
  • 2024 - 12 - 20
    点击次数: 3
    来源: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复相化设计和熵工程调控是提升超高温陶瓷(Ultra-high Temperature Ceramics,UHTCs)性能的重要策略。本文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以自合成等摩尔比中熵二硼化物和等摩尔比中熵碳化物粉体为起始原料,烧结制备了(Zr, Hf, Ta)B2-(Zr, Hf, Ta)C复相UHTCs。复相陶瓷样品主要由富Zr二硼化物相与富Ta碳化物相组成,这说明复相...
  • 2024 - 12 - 20
    点击次数: 2
    来源:自然资源部泰拉金属公司(Terra Metals)在西澳州的丹特瑞夫(Dante Reefs)新发现钻探取得更多成果,地表矿化显示为布什维尔德型。金刚钻探在86米深处见矿7.7米,铜品位0.27%,铂族金属(3种,PGE3)总品位0.67克/吨,二氧化钛品位18.4%,五氧化二钒品位0.68%。其中在Reef2探区见到厚2米、铜品位0.42%、PGE3品位1.01克/吨、TiO2品位26.5...
  • 2024 - 12 - 19
    点击次数: 98
    来源: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近日,我院魏现奎教授课题组与苏州大学许彬教授课题组合作,在逆尺寸诱导新型低维铁电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Inverse Size-Scaling Ferroelectricity in Centrosymmetric Insulating Perovskite Oxide DyScO3”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DOI: 10.10...
  • 2024 - 12 - 19
    点击次数: 93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磁电阻效应是一种广受关注的物理现象,因其既展现了丰富的物理内涵,也在工业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磁电阻振荡通常体现了物质内部某种量子行为,典型代表包括Shubnikov–de Haas振荡以及Aharonov-Bohm效应。然而磁电阻振荡一般只在导电体系中存在,极少在绝缘体系中观测到。过去几十年间,绝缘磁性体系中的磁电阻效应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研究成果为自旋电子学奠定了基...
  • Copyright ©Copyright 2018  2020 上海市稀土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0034223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1014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稀土协会 指导单位:上海市稀土材料开发应用办公室 承办单位:上海稀土产业促进中心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